高志凯:从邓小平的翻译到投行“博士” |
发布日期:08-11-12 09:12:30 作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742 |
别重视投行部的业务,自营业务在公司里的地位远不如投行业务。由于公司并不拥有雄厚的股本金,凡是动用公司自有股本金的任何项目和交易都是慎而又慎。 我记得有一次摩根士丹利包销发行一家公司的债券,就在债券发行前后不久,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最后自己手里库存了一大堆债券卖不出去,4亿美元就已经压得气喘吁吁。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公司老板就半开玩笑地说,今年不发奖金了,要发就发这些库存的债券。 但是亚洲金融风波之后,尤其是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投行的自营业务开始飞速发展,恶性膨胀。当然,外部原因是因为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而连续降息,使得资金成本很低,如果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资金甚至一度达到没有成本、甚至负成本的地步。低廉的资金成本使得投行产生了扩大规模、扩大自营业务的冲动。在追求暴利的驱动下,投行的自营业务急速膨胀,并且利用各种方法不断加上更高的杠杆,风险防范置于脑后,以为天下真还有永远不会结束的盛宴。其实,如果真正做传统的投行业务,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最后恶化到自掘坟墓,越陷越深,一发不可收拾。 市场上充斥的廉价流动性,再加上高杠杆率作用,使得华尔街投行越来越朝一个奇异的方向发展。即先融资获得大量低成本资金,然后做风险越来越大的自营投资,再有意无意地把风险用复杂的结构设计和伎俩予以掩盖,使得实际杠杆比率越来越大。 在这个过程中,投行不断地以获取廉价资金为源头,不断扭动杠杆倍数,使得风险控制形同虚设。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可以印证这一点,即原来投行的高层大多出自投行部,近年来大多出自交易员,而且多是以自营交易为主。与此同时,传统的投资银行这一老本行的地位逐渐减弱,作用相对减少。同时,传统投行业务的相对独立性和服务性也发生了改变,成为不计成本打通客户打通前站的手段。最后再用自营的交易的业务来进行补贴和获利。到金融海啸袭来的时候,华尔街投行的自营业务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投行部已经退化到为自营业务打前站的尴尬地步,如果没有同自营业务分成的内部安排,已经无法支付投行家高额薪酬的窘迫局面。这不仅彻底改变了华尔街投行的经营理念,还造成了很大的利益冲突,因为投行部表面上是为客户服务,对客户进行全面分析,掌握了客户的敏感信息,实际上是自营业务也在盘算客户。人为财亡,最终伦理、道德、法律的低线不断失守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华尔街投行已经把所谓的以专家型、用脑力劳动来获取和创造价值的投行模式,变成了用资金做赌注来获取暴利的 |
上一篇:马化腾:十年QQ 在线人生 |
下一篇: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