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从邓小平的翻译到投行“博士” |
发布日期:08-11-12 09:12:30 作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740 |
释。 高志凯博士,少年得志,是用“跳级”的方式完成了本科、硕士的读书过程。1962年出生,15岁作为高一的学生成功考取大学,21岁研究生毕业,毕业分到外交部,给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做翻译,5年后考取耶鲁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后不久担任摩根士丹利亚州区副总裁,后又担任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中海油高级副总裁兼法律总顾问,香港证券及期货监察委员会第二任中国事务顾问等重要职务。目前他在参与建立中新高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额为100亿人民币。同时,“业余”时间他还兼职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评论员。 高志凯博士的“跳级式”职业生涯,令人眼花缭乱。高志凯博士也戏说为:“从消极的角度来说,变动也许过分频繁。”但是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则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 “1990年代金融比较热的时候,我在做投行;2000年代初期互联网很热的时候,我在做电讯和互联网;前几年能源最热的时候,我在做石油;现在,我在做私募股权基金。如果非得用一个词语来给他定位,“弄潮儿”比较贴切。”高志凯博士坦荡的哈哈一笑。 丰富的职业经历,各个方面的学习,让他看问题有自己独到而又全面的观点。比如此次国际金融风波,他可以从投行的角度来分析,因为他供职于摩根士丹利;从监管失误的角度来分析,失误在哪,他又得益于香港证监会的工作经历,而香港证监会的监管理念跟英国一脉相通;中海油和盈科的职业经历,则有利于他站在实业企业的角度,来感受金融风波的寒冷. 对话高志凯:轰然倒下的投行不应掩盖华尔街的闪光点 随着五大投行相继没落,华尔街的辉煌已成明日黄花。记者就此与高志凯博士进行了对话。 “后华尔街模式” 以资金作赌注获取暴利 记者:您曾任职于摩根士丹利多年,也曾担任过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您认为华尔街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高志凯:华尔街几大投行轰然倒塌,最大的问题是为了追求暴利,风险控制失效,自营业务尾大不掉。我感触最深的是,现在的华尔街投行跟我当年为之效劳的公司经营理念已经大不相同。 亚洲金融风波以及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以2000年前后为界,在此之前,华尔街几大投行的业务重点都是传统的投资银行、即财务顾问和公司融资业务。从收入和利润来看,当时传统的投行业务约占一半以上,代客业务和自营业务相加也不到一半。 当时资金成本较高,融资也没有什么门道。比如美林证券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一家为千家万户提供买卖股票服务的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很少。摩根士丹利当时一向特 |
上一篇:马化腾:十年QQ 在线人生 |
下一篇: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