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诞生记 |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祖国还处于炮火连天的灾难之中,在战火连绵、枪炮轰鸣、经济衰退、民不聊生的环境下,为什么要发行人民币呢?在当时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人民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作战,取得了初步胜利。到当年冬季,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和山东的渤海地区、西北的河东地区已基本连成一片。解放区内,居民安居乐业,地区之间人民经济往来、市场物资交流日益频繁。但是,各个解放区的钞票不能相互通用流通,不同解放区货币的比价也不一致,货币问题成了影响各地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一大障碍。为此人们纷纷向领导机关反映,希望组织上尽快采取措施成立各解放区统一的银行,发行能够通行各地的货币。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区不断扩大,这种呼声也就越来越强烈。 这之前,革命根据地货币一直是实行“统一领导,分散发行”的方针,各个根据地的财政经济以及货币金融工作都是相互分散独立的,各自为政。要想发行统一的货币,就意味着解放区财政经济方针政策必须进行重大改革。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于1946年12月30日致电中共中央,建议中央召开华北经济工作会议,以研究华北各个解放区“统一对付国民党”和解决“货币不统一”等问题。中共中央对这一建议极为支持,指出“此提议甚好”,并规定了会议议程。1947年3月,华北财经会议在河北邯郸召开,也就是著名的“邯郸会议”。会议作出了“打算尽快于1947年年底前统一货币发行”的决定。 1947年5月,董必武到达邯郸,对统一货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统一财经、统一货币非常必要,但不应着急,在各解放区货币的购买力差别很大的情况下,不能像国民党币制改革那样用“一刀切”的办法使老百姓吃亏,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1947年7月,华北财办在中共中央工委领导下正式成立,董必武为主任,南汉宸、薛暮桥、杨立三、汤平为副主任。1947年8月1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上报了《华北财经办事处组织规程》,其中明确“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为华北财办八条任务之一。8月16日,中央复电批准了这个规程,并指示各中央局各区财经办事处施行。 在华北财办,关于中央银行的名称问题,董必武曾和大家商量,他说,“联合银行”、“解放银行”的称谓,都有一定局限性,我们的中央银行是长远的、是全中国的,取“人民”两字似乎好些,可表明它的性质是人民的银行、大众的银行,不是官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