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截留假说”的理论 |
发布日期:10-04-13 08:41:43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毕氏邮品网 作者: |
祸首。2000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曾经对此提出过中肯的意见,并得到了邮政部门的重视,大量的大量跌破面值的邮票止跌。 四、企业化管理时期的截留。 从2009年10月1日,新《邮政法》实施开始,邮票出售转变为企业管理模式,“截留”已经是企业合法的经营技巧。其使用的模式与过去大同小异:热点题材截留少投放,待市场价格被炒高后,再高价投放,同时可以将非热点题材搭配售出。这也是非热点邮票继续延续打折邮票范围的根本原因。从2级市场可以看到这一点非常明显:“吉祥物”不干胶面值10元左右,开盘正值市场低迷,从30多元一路拉升炒作到220元。然后开始缓缓放货,价格也从200多元开始下跌,不到半年时间,跌至100元。最后在短短的数周时间,狂跌至30多元以下。可以看到:“吉祥物”不干胶从30多元起步,最终回到30多元,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期间截留货源圈走了大量的邮市资金;三轮鸡大版,从近百元一路下跌至20元(面值19.60元)期间又圈走多少资金?;2008年抗震附捐,单枚票面值2.20元,从8元一路炒作到30元;版票面值14.40元,从450元一路炒高至800元,随时都有货源冲击的可能。种种迹象表明,已经被少数投资商掌控“截留”是目前刺激炒作的唯一手段,鱼饵已经下好,就等着大鱼上钩。“吉祥物”不干胶之所以大跌是因为有投资者接货了;鸡大版之所以下跌是因为货源卖出去了;抗震附捐没有跌是因为货源没有售出。 我们提出“截留假说”是为了让投资者和集邮者的更全面的认识这种截留模式,避免投资炒作截留品种,因为这样做,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集邮人。(毕氏邮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