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品市场的误区——试论“大环境不好”的症结所在 |
发布日期:10-04-12 08:36:17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 作者:宏伟 |
明邮政企业对待邮品发行很有想法,绝不随意。宁可挨骂也不和自己的核心利益过不去。这难道还不能让大家看到,一个冉冉升起的垄断礼品行业龙头的大型央企的抬头吗?还能说是政策面不好是邮品市场表现不好的主因吗? 4.2009年邮政挂牌 这是政企分离的标志性里程碑,彻底将邮品发行转为结合市场按需发行的起点。这种按需发行个人解读不是按邮政通信需求的“需”而是按企业是否盈利的“需”。这种转变是邮品更好的发展符合企业赢利性目标的绝对利好。这就如同当年吃大锅饭的电信和移动没分家之前看不出哪块是肥差一样。可以这么讲,不用几年时间,邮品发行企业化对于邮政集团带来的爆炸性业务收入增长起到的作用就可以显现出来。 以上种种变革表明,邮品市场不仅不是政策面起到了负面影响,相反个个都是利好。那么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三.规划化的市场环境和规范化的产业链 说到这一点,笔者“露出狐狸尾巴了”。没错!!缺少规范化的市场环境和产业链是当前邮品市场表现不好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大家都知道一个有序正规的产业,链条式极为清晰的。比如石油产业。从原油开采,到基于原油的产品开发,到数以万计的副产品的民用推广,再到市场渠道,终端销售,每个环节可谓清晰可见。又如股市。有证监会管理交易所,规范行业。有交易所管理上市公司,提供交易平台,有券商从事股票代-理,有银行提供担保和金融支撑。每个环节有细分的产业节点,每个节点有清晰的市场规范。那么邮品市场的发展又如何呢? 1.邮政改革是邮品市场上游供应商规范化的起点。就如同股票有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提供可以操作的股票一样,这一步从去年中国邮政集团挂牌发行邮品才宣告起步,可以说邮政以企业身份成为邮品供应商的角色才刚刚开始; 2.从地摊事的销售模式转向网络销售,是邮品市场交易平台转型的第一个台阶。规范化的收藏品交易平台还需时日; 3.在规范化交易平台没有诞生以前,邮品没有走入如同股票和期货一样真正的虚拟交易之前,品相、报价、信用担保、资金风险等等问题每个问题都决定邮品市场短期无大发展,也绝不可能有太的资金在盈利模式和盈利周期不清楚的情况下介入这个市场,仍处于雏形; 4.邮政销售员、一级邮商代-理、二代渠道、投资者、散户、这些尚未完全清晰自己定位的角色们都还停留在互相骂娘,你骗我我骗他的层面。 当前,邮品市场和菜市场一样,别说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