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世博,上海如何感动世界 |
发布日期:08-11-04 11:13:15 作者: 新闻来源:文汇报 新闻点击:369 |
“不久前我碰到的一件事情令人心生担忧。”陆心棣在座谈会上讲述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感慨的故事:上海静安区百乐门旁边的一条人行道上摆满了自行车,本来就不太宽敞的路面一次只能容一人通行;然而一辆本该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摩托车却开上了这条人行道,不但堵住了人们的去路,而且在面对众人指责的情况下,依然要求行人让路。一位美国人直率地上前推开他,结果双方由此动粗。一件小事差点演化成了大事件。
在亲眼目睹此事后,陆心棣说:“这个年轻人一副‘我错了,但我就是不让’的态度。这样没有素质的人,应该得到严厉教育。举办世博会,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好机会。希望上海能在迎世博的日子里,加强市民素养方面的教育。”
“对市民要进行素质教育,对执法人员更要进行素质教育。”陆心棣发现,一些执法人员对马路上发生的小事故、小意外,常常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她认为,上海必须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养和教育,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职责,严格执法。“世博筹办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硬件,‘软件’问题更重要。”
■上海思博学院卫生技术与护理学院院长沈小平:每个司机都该接受4小时交通安全与驾车文明教育
沈小平任职院长的上海思博学院卫生技术与护理学院以输送“淑女型的上海护士”闻名,因此,他对市民行为素养特别关注。
“车辆转弯时抢道;人行道上,助动车一边行驶一边按喇叭;天色渐黑,行驶车辆要么不开车灯要么就开强光灯,公交车、出租车尤甚……外国人在车上坐着提心吊胆。”谈到这些积重难返的不文明行为,他建议从现在开始对所有在上海地区持有驾照的市民进行强制性教育,“截止到世博会开幕,每人要接受4小时交通安全、驾车文明教育。特别是要借助公安局、交警总队的力量,对上海所有的出租车、公交车、垃圾车等公共车辆的司机进行一次强制性教育。”
■加拿大西来教育集团副总裁苏华炜:给陌生人多一点微笑,给城市添一分人情味 |
上一篇:世博会助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 |
下一篇: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