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品收藏,展现不一样的世博 |
发布日期:09-05-19 10:10:49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劳动报 作者: |
随着世博会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申城百姓希望通过收藏品来了解世博会。本月初《中国与世博会》特种邮票的发行在收藏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邮票、钱币、纪念章以及明信片等,是最容易接触到的收藏品,其中就有不少与世博相关的藏品 邮票:以时间为设计主线 2007年12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和吉祥物》邮票一套2枚,同时面市的还有包含6套邮票的小本票。这套邮票,成为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系列邮票中的“龙头”。 此次发行的《中国与世博会》邮票,一套共四枚,由上海籍的著名邮票设计师励忠发设计,为世博会邮票家族增添了全新的一员。 4枚邮票以中国参加世博会的中国馆及时间为主线进行设计。邮票设计以世博会的历史为画面,在第一枚邮票中,以中国历次参加世博会的中国馆为视觉主体,画面中心图案为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的代表性建筑“水晶宫”,中国馆的建筑图形浮现在放开的页面中展示,如同翻开曾经的历史;第二枚邮票主要表现中国重返世博会,以新中国重返世博会后的中国馆代表建筑为视觉主体;第三枚邮票表现21世纪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盛况,以昆明园艺博览会主题馆“人与自然馆”为中心主体元素;第四枚邮票以世界各大城市代表建筑为中心图案,配以世博会的会徽、吉祥物形象,结合上海建筑为背景,重点演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四枚邮票分别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色彩分明。 明信片:写实类较为多见 除了邮票之外,另外一类为普通百姓所接受的纸质藏品就是明信片。其中以写实类的明信片较为多见。在1900年举行的巴黎世博会上,中国是40个参展国之一,其展馆也破纪录地达到3300平方米,共有5座建筑,外形分别模拟北京城墙、万里长城、孔庙等著名建筑。在2006年春拍中,有两件1900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明信片,画面为中国展馆中的中国古代建筑,成交价为220元。 在拍卖网站上还可以看到一些漫画型的明信片,如近期在网上以500元成交的一枚明信片,就以漫画的风格显示出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的中国馆。 要寻觅具有中国特色的世博明信片,互联网是较好的渠道。在eBay网站上通过搜索,可以发现一些别具特色的藏品,特别是像立体照片的明信片,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世博会。立体摄影是在摄影术诞生后不久问世的,它由一个镜箱、两个相同焦距的镜头并排设置,对准景物拍下两张看似相同、实际略有视差的两张底片,再印成并排的两张照片,用一个立体照片观察器,就能看到立体的照片。 币章:抽象而具有深意 与纸质藏品相比,钱币和纪念章上展示的世博虽然抽象,但更具有深意。 4月20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批11种纪念章与公众见面。纪念章以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海宝”为主元素,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意、设计,以“白玉兰、梅花”和上海景观为背景,突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欢迎您”的主题。 回顾世博历史,第一枚与世博有关的纪念币是1893年的世博会纪念通用钱币,钱币正面是哥伦布头像,背面是帆船图案。钱币上写着“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等字样,并标明了它的面值为“半美元”。 2008年春拍中,有一件1900年巴黎世博会及奥运会纪念大铜章,估价500至800元,成交价为1904元。正面是女神和塞纳河风光的图案,背面还有一对举着火炬和月桂叶的天使,飞扬在巴黎的上空。据介绍,这枚大铜章是为了表彰参加世博会和奥运会的人们,当时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这样一枚奖牌。 值得收藏者注意的是,在同一届世博会上纪念章往往会有很多类型。1900年世博会有一款纪念大铜章,其正面为女神和太阳的图案,背面则展现了此次世博会的特点。由于1900年世博会正值世纪转换,当时的主题是“回归19世纪,展望新世纪”,在这个会上首次展示许多新兴事物,如齐柏林飞艇、美国人研制的巨型相机“猛玛”、能放大1000倍的望远镜、第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等,这些都能使人们对此次世博会有更多的了解。这枚纪念大铜章的最终成交价为1344元。斐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