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美是再创作出来的 |
发布日期:10-01-05 16:25:44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 作者:朱纯德 |
仍是目前金银币生产的重要手段,不能舍弃而只能不断充实提高、不断演绎。我认为我们的金银币浮雕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从金银纪念币发行之始到今天可以说是从“初中生”到了“研究生”阶段。这段历史积淀过程虽短,却很丰富,是可以代表一个时代而光耀于后人千年、万年的。 1、在对图稿进行艺术定位、解剖、透视的审视、立体感的形象心中构成和装饰韵律的大体确立之后,雕刻师即进入浮雕的实际操作、制作、再创造以及艺术升华的综合阶段。首先要把握好起位线。无论薄浮雕还是高浮雕都要有明确的起位线,起位线要和图案整体稿轮廓线相结合。浮雕制作自始至终起位线要很好保持。作为一般的钱币起位线最终不要低于币的底平面,更不能深刻于币的底平面(纪念章除外)。起位线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整体图案的体积转折而有微妙的变化。在浮雕艺术风格手法上,无论是体积按比例压缩法,还是纳光纳阴法,或是凸体凹刻法,均与起位线不相矛盾。 2、高浮雕与薄浮雕,是中国金银币发展到今天在钱币浮雕技术方面的一个新要求。过去多年硬币浮雕总要求不能超过11道、13道,后发展到18道、21道、23道的高度。这和产量有直接关系,和边部有直接关系。但是高浮雕表现力强,视觉冲击力大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果技术水平允许,生产制作高浮雕的金银币是新的突破。而研究高浮雕技术是当务之急。一位教授讲高浮雕“不是一种圆雕切掉一半”,说明高浮雕仍是一种体现独特的三维空间的浮雕。这里也有继承传统和创新的巨大空间,例如以石窟和02年博览会为代表的银币都是为找到高浮雕金银钱币的独特艺术语言所做出的探讨。 3、金银币浮雕在制作过程中,往往要加快速度,从而缩短了油土的制作时间,很多工作交给了石膏形的处理。我认为赶时间可以,但艺术上要避免损失,尤其人物的刻画应在油土上完成。这对于形象的准确、传神,肌肉衣服的写实、衣纹的质量、薄厚、软硬、粗细、层次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收藏家、研究者的审美多样化、极至化所需要的,不能简单化制作。所以对重要项目的油土型和石膏型的审查还是需要的。 4、“面面俱到”是钱币浮雕的特殊要求,意思是要经得起现代电脑、照相放大的考验。最近因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多媒体光盘,对金银币全部拍摄了一遍,有些重要币都做了可放大5-10倍的技术处理。有些币放大后还很好:轮廓、起位线、体积层次、细节转折、眼神、手指、嘴角、鼻翼、上下眼皮、眉毛、毛发均很好看;但有的币就很经不起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