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印制的一些术语 |
发布日期:10-03-17 16:21:03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 作者: |
,一个印版中,往往复制成不同枚数的纸币,构成一个大版。按照印刷机器容量大小,制成多种规格,如有1X4(4枚)、2X3(6枚)、3X3(9枚)、3X5(15枚)、4X4(16枚)、4X5(20枚)等等。 整个印版印出来的纸币,就是大版全张纸币。这种大版全张纸币通常都会加盖“样张”字样的。由于这类纸币数量甚少,被收藏者一致认为是难得的收藏珍品。连张票基本上分为以下种类: 双连纸币:未经过裁切的两枚相连的纸币,有上下连张和左右连张等,前者较多,后者较少。 三连纸币:上下相连接的未经裁切的三枚纸币。 方形纸币:结构成方形的未经裁切的纸币。 四连纸币:上下相连的未经裁切的四枚纸币。 大版全张纸币:一个完整印版印出来而未经裁切过的纸币。 (11)版铭纸币:银行名、面值、号码或印刷等文字和对位的十字线、色票等标记,有时会被加印在样张和母版拓样的四周和上部,这种纸币就是版铭纸币。版铭纸币的流出量较少,收藏价值颇高。 (12)错体票:是指因设计疏忽所造成图文错误的流通纸币。如民国7年中国银行兑换券。 (13)变体票:由于在印刷、加盖、裁张过程中造成误差的纸币。这种变体票具体有以下的类型: A.倒印:纸币的正面和背面图案,一面或双面倒置的情况。如民国12年河南省银行当十铜元100枚。 B.漏印:在印刷纸币图案、文字或颜色过程中,因疏忽或某种原因,漏掉其中的全部或局部,分为漏图、漏字、漏色等差别。 C.叠印:即纸币的图案或文字重复印刷,使其出现相同双影图。 D.摺印:纸币的正面或背面的一角在印刷中被印刷中被印到相反的一面上去,这是由于纸摺叠不平所引起的。 E.黏印:在印刷过程中,将后一张油墨未干的纸币黏到前一张上而产生倒置的浅色图文,这种情况叫做纸币的黏印。 F.遮白:纸币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受到异物的侵入阻隔而出现一部分空白。空白处越多越明显,该纸币就越珍贵。 G.摺白:纸张因在进入印刷机时放得不平出现了摺叠,导致印刷后,摺叠内的部分未印上图案,打开来出现空白长形,就叫做摺白。 H.轧字:因数字机转动失灵的故障,造成纸币数字的不完整。 I.错号及错字轨:指同一纸币左右或上下字轨或号码不相同。 J.漏盖:所要加盖的纸币,出现全部或局部遗漏,有漏盖签名、印章或地名等。 K.倒盖:所加盖签署、地名、印章、图记等,与原纸币图案顺序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