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脸上的忠奸善恶(负负得正) |
发布日期:10-10-17 08:23:15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负负得正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10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央行最新发行的一套京剧脸谱金银币,是继京剧故事人物纪念币后首次在金属币上刻画的京剧脸谱。京剧脸谱,是有意识地区别于生活的自然神态表情的“粉饰”之物。它们不是实物的仿制品,而是戏曲人物根据表演角色所需在戏曲中的一种艺术表现,这也是京剧花脸能够与砌末、动作、形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抽象而夸张的花脸使人印象生刻,过目难忘。你也可能耐不住京剧在剧情、身段、唱腔上的曼妙慢舞和行腔拖沓,但你对包公、关公的京剧画脸却一定是“眼”熟能详,它加重了曲目反映生活和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下的艺术表现力。 包公宋朝时人,大概明白亡国与亡天下的不同,为民请命克制豪强,可惜几千年才出的有数清官,极力维护的仍然是封建法统;丹心保圣上,担心的是朝纲不振,皇权失落,严防死守的是“家奴”――平头百姓的反抗。银币上的包拯脸谱称为整脸,正面人物的谱式,脸主色涂黑,端端正正,不歪不破,不勾花纹,只画两道眉,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肤色的夸张表现人格完整,开宗明义地告诉观赏者人物性格和道德伦常的是非向背。黄色三块瓦脸,《战宛城》中典韦一角的典型形象,银币以局部色彩的工艺处理,将谱式表现忠诚谨重、强悍刚烈的人物性格渲染的更具意韵。 由于中国戏曲的程式化特点,戏曲在表现生活的时候,通过不断地舞台实践和欣赏水准的要求,催生了脸谱的表现形式,成为丰富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脸谱的本质,是对人物性格系统性的艺术夸张,体现出民族独特的戏剧美学审美趣味。脸谱的程式化,不但使戏剧性格类型化,而且也将表演技巧程式化。在脸谱的构图、色彩表现上,寄寓着人们对剧中人的性格、年龄、身份、地位、气质等的理解以及人们对剧中人的美学评价。从脸谱的由简至繁,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累进传承的发展轨迹。 京剧脸谱艺术是我国民族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它通过色彩的组合与不同图案,使戏剧人物性格脸谱化的同时,使观者即可一目瞭然忠奸善恶。正是由于脸谱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有着独立的地位与审美价值,可以正确地表达戏剧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出富有个性的舞台形象,因此从清中期发展至今,京剧虽然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