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御赐银牌考析(王纪民) |
发布日期:09-11-13 08:19:20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王纪民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11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这块长条形银牌乍看之下并不起眼,除了文字以外,并无纹饰,很平常啦!该牌长66.2毫米、宽11.6毫米、厚5.2毫米,重25.5克(含宋制六钱四分)。牌文正背面为楷书“大宋淳化年”与“御赐精银”。字面字口和牌的四角圆润光滑,磨损自然,满布岁月留下的划痕,泛着白银固有的色泽,肉和边道黑色氧化层牢结。全牌古风漾溢,是一枚很开门的一眼货,未见于著录和发现考证的报导。 淳化是宋代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四个年号(990-994年)。淳化年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需要皇帝老子“御赐精银”牌犒赏呢?据《宋史》记载,雍熙四年(986年),宋太宗第二次伐辽失利,只得采取守势,所以这一时期是宋辽战事堑时平静阶段。淳化四年(993年)二月,四川举家王小波、李顺发动大规模起义,与驻川宋军发生激战,占领县城,后李顺占领成都,建立大蜀政权,铸大蜀通宝,定年号为“应运”,与宋朝分庭抗礼。西夏党项人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频频出击。宋太宗面临内忧外患,两面作战的困境,但毕竟西夏是心腹大患,于是派出精锐重兵北伐西夏,而把二流军队发往西川,两路兵马几乎同时出发。当年五月,北伐部队旗开得胜,一举攻克西夏都城夏州,并拆毁了夏州城墙。此役速战速决,宋军班师回朝,向天子献俘请功。但西夏问题远远没有解决,缠了一百多年,直到把宋朝拖垮耗尽。伐夏胜利后,太宗把战略重心移向大西南,增派重兵讨伐。淳化五年五月,攻克成都,至道元年剿灭李顺余部,这就是发生在淳化年间的两起大事,所以把这块银牌视为太字赏赐给讨伐西夏有功将士之用,谅无大误,而剿灭起义军者或许也有份。 宋太宗重视墨妙,喜好诗词、书法。在听政之余,常挥毫作书,分赐群臣。他还诏王著摹刻《淳化阁贴》。淳化元年铸“淳化元宝”,太宋亲书“淳化元宝”真、行、草三体书,开创了皇帝书写钱文的先河;至道元年又书“至道元宝”三体书。两钱中的草书如行云流水,气贯长虹,在中国钱币正用品中是空前绝后的。《中国帝王书法欣赏》一书中,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对宋太宗书法的评价概括为:“太宗真造八法,草入三味、行书无对,飞白入神”。由此可见太宗书法确实十分在行。有史家变为宋太宗最擅长附庸风雅,舞弄文墨,连钱币也不放过,以使天下百姓皆知其书法之妙。此牌文字工整端庄、锋健意蕴、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