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一千之谜(张春岭) |
发布日期:12-07-05 08:11:07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张春岭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2年7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公元1151年,金主完颜亮下令放弃上京会宁府,迁都燕京,建号中都。就在中都开始营造的时候,从地基中挖出一枚铜钱,面文“永安一千”。这件事被督造的官员层层上报朝廷,皇帝召开会议,满朝文武议论纷纷,都认为这可是大吉大利的兆头!出土一枚古钱,引得皇帝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并更改几处地名,这在历史上可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其实,永安一千出土被大肆张扬,另有隐情。原来完颜亮迁都燕京,曾遭到金朝贵族的一致反对,1153年,完颜亮一把火烧了金上京会宁府,断了贵族的后路,才算迁都成功,当时出土永安一千,完颜亮正好可以用这件事堵住反对者的嘴,正渴睡时有人送上来一个枕头,“朝议以为瑞”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段史实,记载在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续夷坚志》中。元好问在这一条“永安钱”的最后写道“然亦不知‘永安一千’何代所用钱也”。 北京地区,在金代曾名永安。大定十三年(1173年)三月乙卯,金世宗对宰臣说:“会宁乃国家兴旺之地,自海陵迁都永安,女真人忘旧风……”,世宗直称“海陵迁都永安”,足可见当时燕京确实曾叫永安一名。 永安钱分铜铁二式,面文有永安一十、一百、五百及一千四种,一百及一千铁钱偶尔尚能见到,永安一百铜钱十年来市场上仅见到二枚,其它三种铜钱市上均无踪影,特别是永安一十及永安五百铜钱,国内仅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有藏。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市广安门大街北线阁85号(原五机部)院内人防工程中出土“永安”铁钱一批。从地下出土破碎的红陶罐中,发现有成串铁钱,均已锈蚀成块状,后经敲凿只剩极少数完整。其中有“永安一百”、“永安一千”两种,现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永安钱又多在河北地区发现,应该是河北地区流通的货币。据记载,清末在古钱市场曾大量出现永安铁钱,传说是出土于房山县大安山一带窖藏,清末大安山下的农民耕地,往往掘得永安一百及一千铁钱,可惜村民不知爱惜,多半熔作农具。永安铜钱体质厚重,文字古拙,不见于史籍,钱币学家根据它们的形制与出土地点确定为唐末幽州(北京)的刘氏政权所铸。 再来说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唐未军阀混战中,行伍出身的深州(河北深县)人刘仁恭于乾宁二年(895)攻占幽州,后在争夺地盘中,于公元899年攻下贝州(河北清河),将城中男女老幼斩尽杀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