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特供中国集币在线(www.jibi.net)和《钱币》报刊登,谢绝转载!
央行11月25日一早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称:将于2009年11月26日发行2009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牛年贺岁流通纪念币)、“和”字书法系列和环境保护系列普通纪念币各1枚……。26日一大早,上海、南京等地银行公开兑换3种流通纪念币的消息,即开始见诸报端。作为一个集藏爱好者,对此感慨良多,借《钱币》报和中国集币在线一角,一吐为快。
首先,流通纪念币门槛低,公开兑换的方法对于扩大流通纪念币的影响意义深远。在笔者的印象中,97年香港回归流通纪念币发行时,各地商业银行都曾在当地组织公开兑换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去年奥运纪念钞发行的时候,各地商业银行也都曾组织过类似的兑换活动,社会反响极其热烈。应该说:上述公开兑换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之后,在老百姓中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由于流通纪念币、奥运纪念钞等都是按照面值进行兑换,加之流通纪念币和纸币等的集藏门槛较低,群众基础好,因此,更容易引发老百姓们的共鸣和反响。笔者在此对各地银行公开兑换流通纪念币的做法表示拍手称快的同时,一方面希望这样优良的做法能长期的坚持下去,另一方面,也希望各地的中国金币特许经销商,在经营和销售贵金属纪念币时,也能够从社会效益、宣传效应、培育市场和培育集藏群体等角度出发,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其次,央行一揽子推出3种流通纪念币的做法,尽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但总比暂停或者不发行流通纪念币来得强。尽管央行这样的做法有其不能言传的苦衷,但对集藏爱好者来说:不仅欣慰的看到,贺岁系列流通纪念币的发行不仅得以延续,而且,两个全新的系列流通纪念币――“和”字书法系列和环境保护系列浮出水面。这充分说明:流通纪念币的发行不仅不会停止,而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广大,年初迄今徘徊在集藏爱好者心头的疑虑,终于可以消除了。
再次,各地银行公开兑换流通纪念币的做法,不仅或许是在为今后的流通纪念币营销体制改革做战略铺垫,而且,更可能是一种战略性的探索和尝试。
集藏爱好者们都知道:贺岁系列流通纪念币迄今已经发行了羊、猴、鸡、狗、猪、鼠6个品种,每个品种的发行量均为1000万枚。如今,央行骤然将牛年贺岁流通纪念币的发行量一下子扩大到了3000万枚,势必打乱了原有的市场格局。考虑到贺岁系列流通纪念币的市场形象已经树立,社会需求也非常庞大。央行这次以牛年贺岁流通纪念币为突破口,将其发行量扩大至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