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须抱团取暖方能保住复苏“绿芽” |
发布日期:10-02-24 08:21:58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
有经济学家认为,欧元对美元进一步贬值余地已经不大 本报讯 欧元正在面临信仰缺失的尴尬。希腊债务危机正在牵引出欧元区有史以来最沉重的思考:欧元设计上的缺陷是否会因这轮危机彻底引发欧元的崩溃? 大洋另一边的中国,正在为出口加速回升的良好趋势所鼓舞。然而,人民币对欧元持续升值,以及债务危机所引发的欧盟主要出口国的经济衰退,都可能对复苏中的中国出口工业形成负面影响。那么,复苏“绿芽”是否会被“啃”掉? “欧猪五国”:求人不如求己 “从各国利益的角度出发,都不会允许欧元崩溃:要么欧盟国家自身出手相助,要么这些国家得依靠自己的力量熬过去。”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告诉记者。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进而分析道,欧元区国家必须严肃财政纪律,进一步减少支出。 目前看来,不管救助何时能到,现在都是“欧猪五国piigs”(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及爱尔兰)拿出魄力和勇气进行改革的时候了。但是财政收紧、增税、压缩成本、利用通货膨胀渡过难关等等,都无可避免地会延长衰退的时间,使复苏来得更慢。 沈明高认为,鉴于欧元区存在持续扩张的需求,让“欧猪五国”脱离欧元区在所有解决方案中的可能性最小,欧元区必须抱团挺过这段艰难时日。“欧元区仍会保持现在的规模,不会出现变动。”美银美林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坚信。 “但是希腊出现问题的是国债,并不是杠杆率很高的衍生品。国债被重组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别国注资的可能性也不大。”陆挺说。曹远征认为,在欧元区既有问题没有合理解决的情况下,投资希腊等国家风险较大。 欧元区一体化过速 欧元区靠统一的中央银行来管理区内的货币政策,但是没有统一的中央机构来管理财政政策,这是欧元设计上的天然缺陷。由于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无法适合各成员国的需要,各成员国只有借助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经济学家们认为,欧元作为一个既有的存在,虽有缺陷,但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沟沟坎坎,欧元就此崩盘的可能性并不大。曹远征认为,人们可能借此机会停下来想一想:欧元区一体化是不是操之过急?欧盟东扩是不是速度过快?欧元区内德、法等经济主体国家是不是仍有整合的余地? 中国上半年出口维持高增长 由于G3经济的迅速反弹,带动中国出口一片向好。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测,今年二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长将达到高点的35%-40%。“在其他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出口的正贡献比重一定会不断升高,今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