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警告力拓 铁矿石危局谈判不会坐视 |
发布日期:11-04-03 09:10:06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张向东 郑奕 |
、农产品、有色等国际大宗商品的发展轨迹来看,金融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他认为,铁矿石方面由于资源被绝对垄断,中国基本没有话语权,因此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尊重正在发生的事实,并逐步研究对策。 据透露,工信部目前开始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摸索铁矿石期货市场、指数市场等金融衍生品的机制,中国企业究竟以何种形式介入,如何避免再次被动等方面。在工信部的计划中,具体的研究工作将吸收大量来自金融、信息、投行等方面的力量参与。在工信部看来,任何一个金融衍生品,都具有很大的外延性和专业性,而传统的钢铁企业大都缺乏这些方面的经验。 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应对铁矿石金融市场的道路将异常艰难。根据工信部初步了解的结果,国内主要钢铁企业基本上没有真正懂得金融市场的。而且在中国钢铁企业推行金融衍生品,也存在一定体制上的障碍,因为大部分企业是国企,有中航油陈久霖的案子作为前车之鉴。 工信部也正在寻找在现有体制约束下,钢铁企业参与铁矿石金融产品的可行途径。有关官员说,“如果国有企业不行,能否在一些比较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中推行?如果一家大型钢铁集团整体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存在障碍,那么是否可以从其下属的证券公司或者投资公司开始?” 不过,工信部有关官员也承认,一下子让中国钢铁企业大规模的参与到铁矿石金融市场上来是不现实的。“毕竟这是一个新生的市场,而且三大矿山公司也在摸索,但是中国企业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目前,工信部已经开始了应对铁矿石市场金融化的前期调研工作。 事实上,国内一些相关机构都已经开始在做铁矿石金融化诸多准备。“我的钢铁网”、“中国联合金属网”等机构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铁矿石指数,一些贸易商和钢铁企业也已经开始尝试参与国外的掉期交易。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说,中国钢铁行业应该在金融市场上争取议价权。国家应支持相关国内金融机构研究我国的价格指数模式,并研究相应的对冲机制,为企业化解风险。比如指数定价,我们也可以坚持在我国设立指数交易场所,在铁矿石市场上采用来自中国的价格指数。 现在来看,由中钢协组织、宝钢出面的铁矿石谈判,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喧嚣后正在重回相关部委的政策范围内。中钢协原秘书长单尚华曾表示,中国铁矿石谈判目前的局面是由整个体制造成的,远非某一个人、某一家企业或者某一个协会所能解决。中钢协党委书记刘振江说,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仅靠谈判来解决铁矿石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人家挣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