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铁矿石谈判序幕拉开 吸取教训不言底线 |
“2010年中外铁矿石谈判已拉开序幕,但主角尚未入场,中外双方尚未直接接触”,昨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本年度第四次行业信息发布会,该协会副会长罗冰生回答记者提问称,“三大矿山仍是中国最重要的谈判对手,希望双方加强沟通取得双赢结果,但从目前看,明年铁矿石价格上涨空间很小很小”。
>>谈判形势 中外谈判人强我弱 2010新年度谈判已拉开序幕,2009年的谈判却迄今未结,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或许正是双方改变态度的关键。 按照惯例,2009年度谈判原本应在今年3月份结束,但因中外双方均坚持自己的底线导致迄今未果。然而,价格谈判没结果,生意却无法不进行,中外的铁矿石买卖只能暂时按临时价格开信用证结算。 这样的尴尬局面,再次让双方认清:铁矿石只能卖给钢企,钢企定要购买铁矿石。就如中钢协市场部主任陈先文所言:“本来大家是相互依存的,不要互相对立”。 “三大矿山是我们最重要的谈判对象,中外谈判是人家强我弱”,昨天,中钢协罗冰生公开这样表示,这也是中钢协方面首次公开承认这一形势。 罗冰生解释:“三大矿山高度垄断铁矿石供应,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办法影响价格,从过去看他们有这样的行为,我们却处在分散状态。” 在2009年的谈判中,中方一度在与三大矿山久谈不下的情况下,拉拢中小矿山,率先与新兴矿山澳大利亚FMG谈妥供应价格。 不过,FMG总产量不过5000万吨左右,我国一年的铁矿石进口量却在5亿吨左右。对于FMG今年是否会优先进入中国的谈判体系,罗冰生没有回答。 >>谈判底线 吸取教训不言底线 “目前的策略、幅度,我都不能说”,新一年度谈判中中方底线成为昨天媒体追问的焦点,罗冰生表示无法透露。对此,中钢协市场部主任陈先文笑言:“价格里没有算命先生,即便算得准中国的市场,也算不准全球的市场,只能看客观情况”。 事实上,中方太早披露了自己的底线被业界认为是失败原因之一,中钢协方面称,往年的经验教训是会吸取的。 然而,不在谈判前夕放风涨价且放风较大的涨价幅度是谈判多年来市场的惯例,今年也不例外,因为美元处劣势,资源价格将保持上涨态势,稍早多家投行放风:明年铁矿石要涨价20%-35%。 对此,罗冰生评价,这些都是与铁矿石有关联的投资机构发出来的声音,但是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明年铁矿石供大于需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国际钢协预测明年粗钢产量会增长9.8%,产量总水平低于2008年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