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金交所”欲卷土重来 炒金炒银当心再中招 |
施金融诈骗了。 提醒: 更需提防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广州京鑫黄金的朱志刚认为:投资市场中,可怕的不仅仅是“山寨金”,少数山寨公司也确实合理合规操作。投资者更需要提防的是整个贵金属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在购买具有放大功能的产品时,态度更应谨慎。 “例如白银每年价格波动40%~50%很正常,即使买的是合规的金交所T+D产品,10倍放大风险收益,就可能取得有4~5倍的收益或者血本无归。”为此,他建议大家购买类似产品时应坚持低仓位操作、及时止赢止损。 违规交易公司骗钱手法 1.以低廉手续费吸引投资者入市: 投资者入市之后公司会借助各种手段导致投资者赔钱,再不停地催促投资者补仓入市。 2.先给甜头再抽血: 部分违规产品自己坐庄,投资者往往开始几天会赚不少钱,但调动大资金补仓后,巨亏就来临。 3.交易系统无人监控: 违规公司的交易软件多为人为操控,盘面价格变化可能是假的,收多少手续费也是公司说了算。 4.中间协议混乱,无法维权: 今年起地下炒金公司开始与新投资者签订复杂设计的投资协议,协议的“甲方”、“乙方”并非公司与投资者,而是拉入中间人,一旦出了问题,很难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投资者巨额损失案例 1.账户被他人操作500多次 广州市民阿玲2010年年底与滨江东路的某黄金投资公司营业部签订了协议,并在其指定的银行开立账户,存入16万元本金。开户后一周,阿玲发现使用自己的密码登录不了交易系统。后来阿玲多次要求查看账户,公司所称管理账户的陈先生都找理由推脱。 3月底,阿玲表示要报警,这才看到了自己的账户。此时,账户里只剩下4万元,该交易账户在3个月期间被交易近500次,成交金额超过2000万元(交易杠杆具有5倍放大功能),单手续费就高达人民币5万多元。而陈先生却失踪,滨江东营业厅也已关闭。 2.系统问题炒金一月损失20万元 2011年8月,广州刘先生与天河北一家挂牌为贵金属投资有限公司的香港公司签约炒卖伦敦黄金,不到5天时间赢利2万多元。之后刘先生的炒金软件出现延迟问题,刘先生不得不频繁下单,半个月光手续费就交了1万多元。到了9月份,国际金价暴跌,由于系统滞后,刘先生“逃命”不及,一个月亏损了2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