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缘何“很受伤”? |
发布日期:14-08-04 08:43:35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中国黄金网 作者: |
我国黄金需求量及消费量的变化,一方面受国际黄金市场需求量下降的影响,2014年中国黄金市场需求变化可能追随世界黄金市场需求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黄金借贷成本跌至13个月低位并持续走低,这或许意味着金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如果国际金价跌破每盎司1200美元,则国内产金企业产能将进一步下降。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达到569.45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量减少136.91吨,同比下降19.38%。该数据为欣欣向荣的国内黄金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数据的“恶化”? 黄金消费提前透支 2013年4月12日,受世界经济走势及美国可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国际金价突然间急转直下,现货金价开始崩盘式下跌。金价突然大跌强烈刺激了实物黄金的消费市场,仅在2013年4月份爆发的抢金潮就促使中国消费了706.36吨黄金,其中金条消费增长了86.5%。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黄金首饰用金426.17吨,同比增长11.02%;金条用金105.58吨,同比下降62.13%。不难看出,中国人依旧在买入黄金,不过没有2013年那么多。经过2013年4月及6月两次暴跌,黄金消费被提前透支的迹象明显,但国内对黄金首饰硬需求的购买力依旧很强,而以投资金条作为抵御风险的资产配置理财方式的兴趣有所减弱。 黄金企业的苦难行军 随着金价的下跌,较低的价格为消费者购买黄金带来了实惠。然而,在过去一年中,虽然销量火爆,但黄金销售行业实际利润都在缩水,呈现出利润的绝对值有所增长、但毛利率有所下降的态势。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一方面,从2013年年初的约360元/克到年底的240元/克,直至今年在240元/克~270元/克徘徊,价格落差非常大。另一方面,大量的黄金销售企业以销售量为目的开展打折、促销活动,已经成为如今黄金首饰销售的常态,它们以这样的行为来弥补金价暴跌所带来的损失。黄金销售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对于黄金开采行业而言,开采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中国的矿石品位和黄金储量参差不齐,而生产成本却在不断攀升。每吨矿石变成金精粉的成本为300多元,如果品位为每吨2克,则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因此,低品位矿在现阶段无法开采。目前,黄金开采集中于高品位矿成为国内黄金开采企业的“无奈之举”。 国内黄金融资的虚假乱象 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香港对中国内地的黄金出口连续第4个月下跌,跌至41吨,这是自2013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中国进口的黄金中,很大一部分用来作为企业用以获得融资的贷款抵押品。中国国家审计署6月底发现25家黄金加工企业自2012年以来虚构贸易背景,进行跨境、跨币种循环滚动贷款累计944亿元人民币,套取汇差和利差9亿多元。因此,2013年中国进口黄金总量以及2013年突破1000吨的黄金消费数据,其真实性需要再次进行理性评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审计署披露的只是抽查到的25家黄金加工企业。因需求减弱和融资监管趋紧,中国今年进口黄金最多可能下降400吨。随着数据逐步去伪存真,今年中国黄金进口数据及消费数据可能较往年会有较大的变化。 我国黄金需求量及消费量的变化,一方面受国际黄金市场需求量下降的影响,2014年中国黄金市场需求变化可能追随世界黄金市场需求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国际金价持续性下跌的影响下,目前金价已跌破1300美元/盎司,但黄金借贷成本跌至13个月低位并持续走低,这或许意味着金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如果国际金价跌破1200美元/盎司,则国内产金企业产能将进一步下降。也许政府大力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运动的深入,以及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阶段,可能会对黄金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