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的时候,正是钱财流通最为旺盛的时节,而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从不吝惜对表达吉祥祝福寓意的设计,吉语钱的出世正源于此。古人流行送吉语钱,是古时的一种文化风尚,在今天看来影响深远。
吉语钱 钱上流通的传统文化 吉语钱,花钱的一种,与普通钱币外形相似,方孔圆钱。人们把吉祥的祝语和纹饰铸刻在钱币之上,用于传递感情和寄托心愿。吉语钱源于汉代,这种钱币不是流通钱,多被看作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吉语钱就是较为普通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 “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反应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
传世吉语钱生钱
过年,给小孩儿压岁钱,这些钱对他们来说往往花不着,或者用不上,只能由家长代管。不过依旧是送钱,吉语钱就会让这份祝福的心意显得更加虔诚。
5年前,熊瑛把家里传世下来的一枚手雕吉语花钱拿到鉴宝专家手里鉴别,专家的答复让熊瑛喜出望外。这枚吉语钱的正反面分别铸有楷书手雕字体“存心忍耐、福在眼前”。这枚吉语钱的直径4厘米,厚3毫米,大小相当于3个现在的一元硬币,而这枚吉语钱当年的市场估价在6000元人民币左右。专家提醒熊瑛,这枚吉语钱的品相完整最为重要,而且做工精良,铜钱中间的“一杠”标明了这枚钱币的用途,可以佩戴或悬挂之用。目前传世下来的吉语钱除了金银质地外,大多为铜制,常见的吉语钱一面为文,一面为图饰,虽然吉语钱在古代并不能作为流通货币使用,但传至今日,价值连城。今天我们收藏吉语钱,体会更多的是中国人在表达祝福、寄托的一种文化方式,吉语被铸在钱上,收到吉语钱的人不会贪心这枚“钱币”数额多少,反而更珍惜这份吉语带来的运气。
吉语钱的内容
在通用钱号的表面添铸吉语和吉祥图像,依照祝福对象的身份不同,而铸造不同的祝语。
吉语钱的吉语
常见的面文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寿康宁、平安吉庆、福禄寿喜、加官进禄、福禄双全、五福双全、五子登科、驱邪降福。
吉语钱的材质
民间流传的吉语钱大多是铜质,而金、银制成的吉语钱也被藏家争先恐后集纳。
吉语钱的样式
古时的吉语钱大多为方孔圆钱,一些异型吉语钱十分少见,例如这枚树叶形的铜制吉语钱造型奇特。
吉语钱的佩戴
由于吉语钱内含吉祥祝福之意,有的吉语钱中间的钱眼会有一个“穿”,用于线绳系挂以佩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