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秦汉的黄金货币 |
发布日期:09-10-20 08:58:47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黄金网 作者: |
颜师古在注汉武帝铸行马蹄金时说:"今人往往于地中得马蹄金,金甚精好,而形制巧妙"[⑨]。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还对马蹄金与麟趾金的形状作了具体描述:"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极工巧;niǎo@①蹄作圆饼,四边无模范迹,似于平物上滴成,如今乾柿,上人谓之柿子金"。由此看来,不论是马蹄金还是麟趾金,都是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饼块状货币。 建国以来,汉代的马蹄金、麟趾金以及相似的金饼屡有出土。这些黄金货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饼块状黄金货币,已具有相对的固定重量。根据近年考古出土的黄金货币统计,饼块状黄金货币大小不一、厚薄不等,重量各有差异,其中最重的达462.2克[⑩],最轻的只有207.57克[①①]。但是,从总体来看,当时的黄金货币,重量大致在250克左右。例如1974年在陕西西安鱼化寨北石桥遗址发现西汉金饼6块,重量分别为257.65克、258.8克、249.55克、261.9克、246.4克、245.6克,平均每块253.31克,大致在250克左右上下[①②]。又如1971年在河南荥阳古城村遗址出土西汉金饼四块,重量分别为244.6克、248.3克、248.5克、250克[①③]。其他如山西太原东太堡、湖南长沙杨家大山、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河北易县西干坻与满城贾庄、辽宁新金县花儿山张店等出土的金饼,重量也大致在250克左右。这与汉代黄金货币以斤为计算单位是相一致的。 (二)汉代金饼,大多刻有各种文字或记号。例如1951年在长沙伍家岭与杨家大山各出土1块金饼,各自有"辰"字、"君"字及即有凸出的"黄"字[①④];1963年在太原东太堡出土的6块金饼,其中原编号34的1块金饼刻有18字,有"令"、"吉"以及数字等,大部分不可识[①⑤];广西合浦县在1971年出土金饼2块,各自底刻"位"、"阮"与"大"、"太史"等字样[①⑥];1983年在辽宁新金县出土金饼2块,在底中心凿有""圆印,侧刻"××××川"记号[①⑦]。有的金饼,不但刻有各种记号,而且还刻有重量。如1982年在江苏盱眙南庄出土金饼25块,其中原编号Ⅲ.28的1块重246.7克的金饼,在不规则圆底部刻有""、"@②"、"十五两十五朱"字样;原编号Ⅲ·32的1块重421.4克的金饼,底部刻有"上卜1二"、"斤十两廿三朱"的字样[①⑧]。其他如陕西咸阳毛王沟出土重284.095克金饼,底刻"斤一两廿三铢";另一块重244.34克的金饼,底刻"十五两十铢"的字样[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