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文化与艺术欣赏——中国钱币的艺术美感 |
发布日期:10-02-28 08:47:48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钱币文化与艺术》 作者:欣士敏 |
艺术书法魅力美。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以象形、会意为本源的汉字,除了作为语言交流工具外,还有一种宛若绘画、形美感目的独特功能。姿态万千,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线体自如,布局充满,疏密调和,灵活自由,抽象概括,是作为艺术来欣赏的绝好实体。中国钱币,独树一帜,注重文字,钱文除了部分由书法艺术水平较高的皇帝亲自书写外,大部分出自书法名家之手。其风格不一的书法,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如秦汉半两、五铢等小篆钱文,雅拙自然,匀圆齐整,粗犷豪放;南北朝时北周布泉等币文“玉箸篆”,文字庄重流丽,篆法宛圆流畅,笔运浑厚有力;唐开元通宝币文隶书,字体刚劲峻拔,笔画严谨清秀,结构开朗爽健;宋代钱币文字书体丰富,篆书、隶书、真书、行书、草书都有,徽宗御书钱币“瘦金书”,铁画银钩,纤细挺秀,遒劲有力;金朝“玉箸体”泰和重宝,结构妥帖,疏密得中,古朴稳重,玉润可爱等。所有这些钱文,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既是汉字书法艺术的精品,又是钱币形美艺术、审美意远的奇葩。 艺术结构对称美。对称美是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基础。方圆造型钱币,外圆内方,端庄典雅,古朴端正,规范整齐,井井有条,上下匀称,左右和谐,逶迤交错,气势雄伟。加上内饰书法艺术钱文,结构调和,布局对称,虚实有变,气象万千,给人以平衡、周正的艺术美感。特别是币文四字对称的布局,每一币文都以正方形内孔等边线为基准,给人一种稳定、规矩的感觉,加上包环在外部的圆边,又给人流动统一的视线,可以说是静中有动,柔中见刚。其中汉字的方形特征对方孔钱艺术美感造型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也许是人们不愿改变外圆内方造型而长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值得特别提到的是,在结构对称中,有一种两枚文字相同而书体不同的“对钱”,包括篆隶成对、篆楷成对、篆行成对、篆草成对等,互为昆仲,在币材成分、形制大小、钱身厚薄、轮廓阔窄、穿孔大小,以及文字位置、雕刻深浅、制作风格等方面,完全一致,双双成对,形成和谐对称的美感。这是中国钱币铸造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反映出中国传统美、时代美的艺术气息。 艺术制作技巧美。中国古代钱币的制作,与西方采用的锤制、打压不同,而是采用铸造法,即将熔化的金属注于钱范中凝固成形,然后清理、修磨而成。雕刻钱模、钱范,在当时是先进而又复杂的精巧技艺;浇铸要经过“看火、翻砂、刷灰、杂作、锉边、滚边、磨钱、洗眼”等多道工序。较为精美的钱币,雕工、铸工在刻印、打磨、切锉时,要根据书写的钱文,以淳朴的想象力和灵感进行再度创作,注意运刀的韵味,在章法、力度、刀痕上体现艺术功夫。因此,在众多的钱币中,有的古朴苍劲,有的秀丽多姿,有的端庄典雅,有的粗犷豪放,构成了一幅幅美的图画。此外,钱币设计制作者还重视钱币轮廓线条,陆续出现轮廓阔狭、串孔大小,以及两重外廓的重轮和双重内廓的重穿等品种,使钱币艺术造型显得更为多样、规范、齐整、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