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泛滥美元的“最佳水库”是黄金 |
期高峰之前,发达国家更泛滥的货币政策趋势不会改变。
现在世界的首要问题是,这些滔滔洪水能向哪里引,能蓄水到哪里?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现在连信贷都很难发出去,更别谈再创造什么新的金融衍生品来吸纳蓄水。它们只能通过货币贬值和零利率将洪水向新兴市场引。对它们最有利的情况是,新兴市场国家被虚假繁荣冲昏了头脑,大搞股市、楼市泡沫,盛极而衰,泡沫破灭,而发达国家渡过难关后,热钱倒卷而去,新兴市场国家将重蹈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不过,这一轮它们如愿以偿的概率大大降低,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热钱都已相当警惕。 另一个方向是引入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上,这对于资源优势国家非常有利,比如最大农产品生产储备国的美国和矿产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但中国将是最大的输家。中国此轮调控的本质就是要扭转(至少是阻击)这一流动的方向。而中国进行主动的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以对国际热钱炒作“中国需求”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但中国面临的挑战并不那么简单,特别是在人民币被外部压力升值,国际热钱继续涌入中国的情况下。真正的结构调整可以对石油、铜、铁矿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农产品问题相对更难解决,它是一种刚性需求,经济萧条会让大众取消购买液晶电视,入不敷出会让他们减少买衣服,如果真到缩减吃肉的开支,那么经济将相当糟糕了。除非中国有足够多粮食储备供给民众并给予补贴,热钱不会轻易放弃对农产品的炒作。 原材料价格下跌对实体经济有利,但是人民币升值和加息对企业经营不利,相对而言,发行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副作用较小。然而,央行也要为巨额央票和存款准备金率支付利息。打个比方,人民币升值和加息,就如同割中国的“肉”(中美息差及升值幅度收益)——来饲美国的“鹰”(国际热钱),会让中国经济越来越弱;而发行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如同中国央行出工出力替美联储筑了水库蓄水并付看管费——不是存车者付钱,而是看车人付钱,实在不是一个好生意。 这就是全球的现实,发达国家都在打开水龙头,而新兴市场国家都想或正在筑水坝,或者建个堰塞湖水库将水圈在其中。 有趣的是,各国都有意无意地忘记了一个天然吸收流动性的工具——这就是实物黄金。如果中国人购买了1000吨的实物黄金,那将收缩约11730亿元人民币流动性[441亿美元(以每盎司1368美元计)×6.65(美元与人民币汇率)×4(货币乘数)],相当于提高了1.67%的存款准备金率。 这时候,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