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究竟能否保值 |
发布日期:13-05-20 09:09:41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新金融观察 作者: |
说黄金能保值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黄金蕴含着很高的内在价值,也就是开采黄金所投入的劳动量。再有,黄金便于携带和隐藏,不像房地产那样是不动产。但我们必须要清楚,衡量一种商品或资产的价值,必须借助货币,这就是利用货币的价值尺度(记账单位)的功能。 中国有句古话:“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不少中国人的思维被这句古话所禁锢,认为黄金的保值性不可置疑,即使在“兵荒马乱”时期,投资黄金也可避免财富损失。本文就论证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说黄金能保值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黄金蕴含着很高的内在价值,也就是开采黄金所投入的劳动量。再有,黄金便于携带和隐藏,东方动乱可以带着黄金逃到西方,北边打仗可以带着黄金逃到南边,不像房地产那样是不动产,不能带走,也不能隐藏。所以说,投资黄金要比投资房地产更安全,也更便利,一般来说可以随时找家银行、珠宝店或典当行换成现金。但黄金的保值性是相对的。如果对黄金的历史价值进行实证研究,不难发现,历史上黄金贬值的例子俯拾皆是,而且贬值的时期甚至长于增值或保值的时期。 我们必须要清楚,衡量一种商品或资产的价值,必须借助货币,这就是利用货币的价值尺度(记账单位)的功能。如果要比较不同时期商品或资产的价值,仅凭名义货币量是无法比较的,因为有通货膨胀的因素,所以必须把各个时期的货币量按其购买力换算成某一基期的货币量,这样才有可比性。 在金本位年代,黄金贬值是常有的事。黄金贬值与黄金的供给量、政府的货币政策等因素相关。1796年-1819年,英格兰银行停止兑换其汇票,导致黄金价格下跌了约4%,但物价却上涨了约35%。购买同一件商品,在1796年需要1克黄金,到1819年就需要1÷(1-1×35%)÷(1-1×4%)=1.6克黄金,相当于黄金在23年里贬值了(1.6-1)÷1.6×100%=37.5%。 19世纪5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大金矿,黄金供给突然增加,导致物价连续十几年大幅上涨。由于南非、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大金矿的相继发现,同时,黄金的开采和冶炼技术也得到了提高,成本下降,黄金产量稳步增长。1890年-1914年,世界黄金产量平均每年以3.5%的增幅增长。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世界很多国家的物价涨幅随之增长,美国每年CPI平均涨幅为2.5%,这在当时是相当高的。在金本位时期,由于货币的含金量相对稳定,物价上涨就意味着购买同一件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黄金,也就是黄金贬值。 1971年8月1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黄金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