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跟黄金一起“跳水” |
发布日期:13-04-24 09:07:20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 |
金有些在上面的加价基础上还有工费,比如3D硬金,买的时候就需要加工费,但如果回收就直接熔化了,工费也就没了。因此,熔金行为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再说金条,每克加价的额度在8元至20元左右,有些地方甚至直接按照首饰金的价格来卖。但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这不禁让人费解。 “既然消费者如此疯狂地购买,多数目的肯定是投资吧?既然是投资就必须有利润吧?但光拿到黄金,投资者就已经比大盘价格每克多花了好几十元,还拿什么来争取利润?”陈丽担忧地表示。 黄金价格泡沫消退 长期以来,黄金一直被国内消费者认为是保值的象征。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此次黄金的跳水? 上海黄金交易所专家顾问李骏认为,造成此番黄金大跌的首要因素是由于高盛、瑞银、法新等各大银行对于黄金市场看空的观点。而这些投行都在看空黄金市场价格走势,会让投资者对黄金市场的信心产生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同时,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持续地出现减仓状况。减仓数量大概下滑了600万盎司。这实际上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季度的持仓量的下滑。这对于投资者信心同样也产生了巨大冲击。 就在投资者信心屡遭考验时,有消息说塞浦路斯要出售10.64吨的黄金。虽然最后证实这是一个假消息,但是却引发了大家很多的联想。如果这种出售央行黄金储备换取现金的模式一旦成为欧洲央行自救模式的话,会使得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巨大震荡,而这正是造成此次黄金价格跳水的导火索。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也发布报告称,黄金生产成本已经很高,未来两至三年内国际黄金价格将走低。从2001年到2011年,国际金价涨幅达七倍左右。不少分析师认为,黄金价格的泡沫正在消退。 然而,伴随金价暴跌,包括实物黄金、纸黄金、现货、期货、期权、交易所交易黄金基金等各类投资品种表现各异,这让人不免疑惑:黄金牛市的终结是不是也打破了黄金作为硬通货可以长期保值的传说? 在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看来,黄金是对抗全球信用体系风险和对抗货币资产缩水风险的良好产品,这种属性从未改变。从长远来看,黄金仍是家庭资产配置的良好选择。只要人类还处于纸币时代,黄金的避险属性就不会改变。 而对于国际金价与国内黄金消费出现倒挂的现象,蔡佩野告诉记者,由于国内消费群体目前对黄金饰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投资保值加消费合一的需求,完全以装饰为目的的纯消费需求估计占比较低;而投资保值需求仍然以买涨不买跌为主,因此金价回落导致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