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黄金战略和飞涨的黄金需求 |
“我总是不断地估算被中国吸收的黄金数量,但每次都不得不调高数据。为了揭示中国的黄金战略,经过详细的历史数据梳理,我第一次对中国库存的黄金有了合理的估计,这些黄金来自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的金库,来自矿商的生产,也来自废旧黄金的回收和重铸。” ![]() 黄金评论网站goldmoney专栏作家Alasdair Macleod认为,随着西方各国央行对金价的打压,中国正在逐步获得国际黄金市场的控制权,而且这一进程在2013年有所加速。 Macleod首先指出中国储存黄金的逻辑: 1、中国早就知道,黄金是西方国家的弱点,西方央行的实际黄金储备很大程度上被夸大了。中国的情报部门很可能已经准确地评估出西方国家的金库中到底有多少黄金。如果中国没有准确数字,那么俄罗斯的情报部门很可能已经有了。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已经参加过国际清算银行对该问题的公开讨论。 2、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绝大多数是美元,受到美国人的控制。通过控制黄金市场,中国可以根据需要将美国国债转换成黄金。如果有必要,黄金将成为中国对西方的终极金融武器。 3、通过鼓励民众购买黄金,中国减轻了为了控制人民币汇率而必须购入美元的压力。换句话说,民众的黄金购买帮助吸收了贸易盈余。 最近几年,中国似乎已经成功主宰了实物黄金市场。2008年1月以来,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交易量已经从每季度362吨上升至每月1100吨,交割数量则从每月44吨上升至212吨。值得注意的是,从2013年4月国际黄金价格下跌开始,交易量开始迅速攀升。自2008年1月开始,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经累计交割了6776吨黄金,这些黄金都流入到大众手中。 ![]() 当然,这只是进入到公众的那部分。另外还有通过香港进口、绕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上海黄金交易所下辖金库中的黄金库存增加,国内生产的黄金,政府在伦敦等地购买的黄金,储存在海外金库的黄金等等。 在中国所有的黄金需求中,可以量化的主要分为三部分:1、上海黄金交易所交割并最终流向公众的黄金;2、通过香港进口的黄金;3、上海黄金交易所库存的黄金变化;4、重新回收浇铸的黄金;5、中国自己生产的黄金。 1、上海黄金交易所交割的黄金 如果上面那张图还不足以看清楚上海黄金交易所交割的黄金数量,那么下面这张图详细展示了从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的黄金交割数量。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交割数量开始显著上升。 ![]() 大众对黄金需求的增长,既反映了中国消费者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