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劫”中“节”:下坠的尖刀 |
发布日期:13-04-21 08:55:54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欧阳晓红 巢新蕊 庞丽静 |
叫Dennis Gartman的投资客坦言其交易黄金近40年,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交易场景。 投资者的选择 是谁“导演”了黄金这次断崖式的暴跌?安联首席经济学家海瑟认为,“主要还是大的机构投资者主导,恐慌情绪迅速扩散所致。” 花旗、高盛、法兴和瑞银等国际投行,先后下调金价预期或警告黄金未来可能出现抛售,一些分析师亦对黄金价格看跌。就在上周,高盛大幅下调金价预测:2013年金价预期下调至1450美元;2014年预期下调至1270美元。本周15日暴跌之后,做空的力量仍在继续发力。17日有消息称,高盛刚结束的黄金电话会议判断,黄金或跌至1200美元/盎司。“未来12个月内,黄金将触及1000美元的低点。”CMC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McCarthy甚至称。 港澳资讯董事长唐骏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黄金大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经济增速的放缓。索罗斯等金融大鳄预测中国未来增持黄金空间很小,他们看空黄金并进行大规模减持,看空和跟风者众多,导致市场12年牛市结束。 中国经济数据不振、塞浦路斯出售10吨黄金引发负面情绪、美元走强等均被分析人士视为黄金暴跌因素。“美元走强之后,整个市场可能没有那么动荡了,因而,黄金的避险属性趋弱,并回归其商品属性。作为大宗商品,1300美元可能都高估了。”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告诉经济观察报。 从大宗商品角度来看,可以发现黄金大跌的另一个逻辑。黄金牛市的终结也许是经济变局的起点。近期,原油等一系列大宗商品价格集体下挫。周一,纽约原油期货收跌2.8%,报每桶88.71美元。 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分析师薛金磊认为,中国统计局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不佳,不及市场预期,继而引发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整个大宗商品市场都面临下行压力。受此拖累,上游原油、石脑油和乙烯价格继续下跌。市场人士谨慎操作,报价出现下滑。 得益于中国经济连年快速发展,大宗商品黄金时代持续了十多年。中国虽无主要大宗商品定价权,但全球大宗商品走势仍要看中国脸色无论生产、消费,中国都是第一。“黄金价格回归很正常。”中国大宗商品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刘心田说,黄金的暴跌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偶然性在于暴跌来得突然、来得猛,必然性在于大宗商品的黄金时代已然成为过去式,黄金亦难独善其身,其暴跌之前的价格已经偏离了整体大宗商品的走势。 刘心田预测,黄金的暴跌势必对整体大宗商品市场带来猛烈且深远的影响。较大的可能性是原油、铜、铁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