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货币政策下黄金白银拐点论只是传说 |
面是供需关系,一方面是避险性质。白银的供需关系相对黄金,价格敏感度更高;而黄金的避险性质相对白银则对美元的负相关反应更强。黄金作为一种避险品种,具有货币属性,是一种价值衡量的终极参照物,白银紧随其后。 没有哪一种商品或者货币,或者金融标的,能够完美地商品属性、货币属性、金融属性完整体统一在一起。唯有黄金白银能够做到,哪怕是历史上曾经作为小段时间的货币的铜,跟黄金白银相比,也逊色很多,最起码现在社会的铜,对于个体投资者和消费者而言,就是一堆铜,不会再联系到是货币,或者是贵金属,而是基本金属。 黄金白银的避险性质历来都没有消失,未来也不会消失。黄金白银从本身的存量和储量上看,是非常稀少的金属,故称之为贵金属。之所以贵,是因为稀少,是因为独特的综合性质,例如让人喜爱的颜色、容易标准化和分割造型的特征、耐高温耐腐蚀不易变形、成分单一等等。从供需关系上看,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特别是人口众多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崛起,总人口超过世界的三分之一,财富价值历史文化中对贵金属的崇拜和认同感非常强,未来十年到三十年,贵金属的零售消费需求强劲增长都值得期待,基本逻辑是像中国要到2040年才可能彻底步入老龄化,经济增量可能在这个时候才会跟随人口的明显下降出现内生性的下降,现在到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增长正当其时,将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之一。如果从白银角度上看,因为工业需求的旺盛,持续旺盛,再加之比黄金的盘子小,未来价格空间更看好,因为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更强,资金属性更强。 从硬通货和信用纸币的角色上看,信用纸币的贬值始终大概率事件,硬通货因为天然的稀少,因为天然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使得本身的内在价值非常高,这种内在价值一方面是因为稀少而天然出现,另外一方面是开采贵金属使得贵金属含有劳动价值,劳动价值是一种商品的内在价值。但是信用纸币,无论是美元还是欧元还是人民币,贬值都是大势所趋,因为这不是人可以阻挡的事情,这是人类的贪婪本质决定的。纸币贬值或者增值本质上讲都是一种社会经济和财富的调控手段,但是贬值是主基调。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贬值,才会刺进经济增长,才会不断地释放社会生产力,才会不通过武力而间接地转移财富,这对哪个社会的统治阶层而言都是一种不劳而获的代价最小的工具,同时,因为纸币本身的成本太低,通过贬值能够解决的问题太多,贬值就显得不可避免。 贵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