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金银币中民族艺术语汇的生动运用(二) |
现在,创新几乎变成一种时髦的口头禅。当然,没有创新,世界会很乏味,人类就无法进步。但是,创新是有条件的,创新需要具备相当的智慧和能力,任何事都是如此,金银币领域也是这样。没有足够的学识,没有足够的对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研究,没有足够的工艺技能的把握,就没有资格奢谈创新。金银币文化原本就是根植于自己的国土,来源于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艺术。
彩色金银纪念币应该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金银币艺术中的最大创新。但是色彩本身是没有语汇的,如果没有我们的工艺美术家们用属于本民族的智慧将它编织的话,它就只能是一片颜色,而且还是舶来品。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色彩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颜色观,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本民族的智慧让色彩说话,纪念币上的色彩才会有感情,才能说话,说我们民族自己的历史。这样利用(民族的)色彩造成的视觉感染力,才是生动的,具有生命力的。经过十多年的摸索,这样的创新,事实证明是成功的,所以彩色金银币是金银币中民族艺术语汇生动运用的又一成功范例。
首先在侧重吉祥喜庆的一类题材上,我们多用明艳亮丽的着色,这是有历史传统的。有明一代,“其市井富民有服纱绸绫罗者,色必青黑,不敢从新艳也”,因为儒家自来极力倡导鲜明艳丽的色彩,认为“正色贵、间色贱”,这种以色彩的耀目感赋予不同价值的思想性格,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融凝了中华民族崇尚明色、艳色的习俗,形成了“明艳为美,鲜亮为贵”的民族色彩心理。所以在中国传统吉祥图系列的纪念币上,我们可以看到热烈奔放、象征喜庆圆满的正红色,象征青春活力、生命永恒的青绿色;中国京剧艺术系列的纪念币上,将京剧艺术的舞台用色搬到了纪念币舞台,用色极为华丽鲜亮,譬如第一组的“贵妃醉酒”彩金币,以朱丹为主色,亮黄和白色为辅色,“杨门女将”五盎司长方形彩色银币,将正红、粉红、亮黄、靛青等暖亮的色彩交融到一起,不但富丽堂皇,而且很容易让人产生雍容华贵之感。京剧脸谱系列纪念币,更将京剧脸谱的构图和色彩发挥到极至。比如第二组,红色代表着忠贞英勇的英雄人物,金币上的“关羽”脸谱,朱红为主色,不勾花纹,不歪不破,仅勾出五官和面部的细致纹样;蓝色代表着刚强、善战的侠义人物,银币上的“单雄信”脸谱,洋蓝为主色,用辅色勾花纹,色彩非常丰富,线条细碎,展现人物的桀骜不逊和粗中有细的复杂性格;白色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银币上“鲁智深”脸谱,就以白色为底,黑线粉圈,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以示佛门受戒之人,色彩被中国人用到了极致,每一笔一勾,色彩的微妙变化,都反映出人物独特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