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再现(五)——从四大名著系列纪念币看金银币铸造工艺的进步 |
编者按: 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灿若星汉的文化典籍便是历史长河中一颗夺目的明珠,从春秋时期的《诗经》到楚辞汉赋,从传唱千古的唐诗宋词到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数不胜数的文化典籍为中国人提供着丰富的营养大餐。它们中的优秀作品通过口口相传、文字记载的形式,数千年来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而作为其中典型代表的四大名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被广泛应用于深度创作,以字画、书籍、评书、动漫、影视剧等多种形式再现于世人。如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纪念币的发行使得这一形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丰富,逐渐形成了文化与钱币并驾齐驱,投资与收藏相辅相成的繁荣景象。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搬上贵金属纪念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11年11月《水浒传》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的推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贵金属纪念币系列已全部发行完毕,共发行了《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4个系列,12组,76个品种的金银纪念币。
17年市场洗礼,中国四大名著纪念币如一朵奇葩般在投资市场上绽放着夺目的光芒:它形状各异,既有传统的圆形币,也有相对较少的八边形币、扇形币和矩形币;它价格区间大,既有相对便宜的套装银币,也有价格较高的大规格金币;它颜色不同,既有本色币,也有彩色币。种种独特个性成就了中国四大名著纪念币别具一格的收藏价值和极具前景的收藏价值。
为使广大网友更好地对四大名著系列纪念币进行鉴赏,笔者将针对其叙事功能、人文价值、题材甄选、雕刻手法演变等进行深入品评,并陆续发布一系列赏析文章,希望能对集藏爱好者有所裨益。今天编发系列赏析文章之五:从四大名著系列纪念币看金银币铸造工艺的进步。
经典的再现——从四大名著系列纪念币看金银币铸造工艺的进步 现代技术一日千里,体现在金银币铸造上也不例外。从1995年《三国演义》纪念币首次走进人们的视线,到四大名著纪念币相继登上收藏投资舞台,中国贵金属币的发展史经历了一个题材从少到多、表现由简到繁、技术由浅入深的历史过程。而若详细追溯中国贵金属币在十多年的发展中铸造工艺方面的演变历史,可以清晰看到中国设计者和艺术家们的别具匠心与精益求精,更能深刻理解金银币吸引众多收藏投资者的独特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