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近大热的《水浒传》金银纪念币为例,该纪念币从2009年开始发行,对原著进行了生动的还原,不论是对细节的雕琢,还是对情节的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经过科技和艺术的处理,以更加饱满的姿态跃然币上,真实地体现出我国现代金银币设计的先进技术。设计者们精益求精,从表情、动作、背景、色彩等方面和角度,力图通过多种表现手法立体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梁山好汉的故事,塑造出一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平民英雄。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5盎司长方形银币
众所周知,以静写动是艺术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特别是对于金银币而言,既要于方寸之间表情达意,完整地叙述出故事的内容,又要关注细节,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与脾气,是一件颇为不易之事。在这种情况下,以静写动手法是否能完美运用、发挥功效决定了金银币的艺术质量和收藏品质。综观《水浒传》系列金银纪念币,其中的大部分作品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如第3组中的银币“燕青智扑擎天柱”,币面上,只见浪子燕青,两腿呈弓步站立,上身直挺,双手在空中摆出姿势,力大无穷的任原被瞬间扑倒,这种瞬间爆发的张力立刻显现出来,再通过燕青从容不迫的表情,任原惊恐万分的神态,立刻让观者如亲临现场,观看一场生死攸关的擒拿表演,整个画面立即生动了起来。
当然,不仅如此,《水浒传》金银币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也为人所称道,不仅通过万紫千红的服饰来体现人物性格,也让人们充分欣赏了华夏传统服饰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的美感在四大名著系列纪念币中均被进行了深入挖掘,为人所津津乐道。
中国石窟艺术(敦煌)2盎司纪念银币背面图案
从整个中国金银币的铸造来看,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已经被设计者们娴熟运用,不论是对于传统国画技巧的传承,抑或是对于剪纸艺术的发扬,中国历史上多如牛毛的艺术品为中国金银币锻造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库。如2001年发行的中国石窟艺术(敦煌)金银纪念币2盎司银币,设计者们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大胆运用高浮雕工艺的表现手法,将莫高窟第328窟壁画中的“盛唐菩萨像”进行再现。相对于传统的浅浮雕,高浮雕能够更好地表现纪念币图案的层次感,传达出“盛唐菩萨”所具有的千古神韵。从眉眼到肌肤,从坐姿到手势,甚至裙裾的折皱、圆光内的花草纹饰,都呈现出一种庄重而不失活泼、淡泊却充满生机的恬静与从容,使观者仿佛沐浴在佛像的层层光泽当中,于细微处展现了设计者的独到用心,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成为了中国金银币雕刻艺术中的上乘作品,因此,该币荣获2003年度世界硬币大奖“最佳银币奖”称号,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