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小议中国贵金属纪念币集藏人群的演变 |
不知不觉,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已走过了30余个春秋。我国正式发行贵金属纪念币是从1979年开始的,第一套贵金属纪念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金币,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的发行量定在70000套,但由于市场供远大于求,发行部门最后将实铸量减少到23000套,即使是减少了这么多的量,其市场表现依然不佳。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力十分薄弱,发行贵金属纪念币主要是为了换取外汇,因此国人很难在国内购买到自己国家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而且,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也没有闲钱来参与这项收藏活动。国内的贵金属纪念币收藏几乎是一片空白。而从当时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基本都是销往海外,并结合发行量来看,初次发行的几个项目在海外的市场需求也并不旺盛。 随着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发行种类的增加,尤其是1982年熊猫金币的发行,使中国金银币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提高,国际上集藏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人群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依然是一项绝对的小众收藏项目。2000年,在经历了近20年的经验积累与市场实践之后,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的发行终于迎来了历史性时刻,从那时起交由国家统一规范管理,主要面向国内发行,少量销往海外。这样,国人就有了在国内购买自己国家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的机会,但由于购买渠道较少、大众对贵金属纪念币的集藏知识了解十分有限,再加上宣传力度还不够,国内金银币市场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稳定的集藏人群尚在培育之中。 接下来的2001、2002年,中国金币总公司坚持实行总量控制的精品政策,使得金银币市场稳定发展,集藏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中国金币的销售渠道也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各主要城市的经销商正向各自的区域形成辐射之势,使得大众在购买渠道上更加便捷,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此期间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加入到了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集藏队伍。 2008年对中国金币事业是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中国金币特许零售商机制正式启动,首批试点发展10家特许零售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了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销售和服务,另外,对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防伪反假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在客观上为扩大贵金属纪念币的集藏人群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也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