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我们天天用,习以为常,但当它成为一种收藏品,会告诉我们怎样的故事? 在钱币收藏家郑教治多年的藏品里,不同历史时期的纸币尤其有特色。在他的讲解下,其中蕴藏的鲜为人知的历史风云令人着迷。 本版采写、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川 实习生 陈宇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在郑教治展示了他多年的人民币收藏,讲述各套人民币各种版本的不同:原来人民币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它们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六十多年的丰富历史。 第一套人民币有62个品种 各个不同 上世纪70年代,郑教治大学刚毕业,工资只有四十多块,但他就花了7块钱买到第一套人民币中的壹圆币。郑教治介绍,“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开始发行的,中国快解放了,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当时各个解放区发行各自的纸币,币值从壹元到伍万元等12个面值62个不同版别。几年前,这套人民币的市场价已经达到460万。”由于发行量少,制造的质量也不是很好,所以存世量也不多,加上版本众多,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非常困难。目前郑教治收藏了其中的42种,已是相当难得。 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发行。当时我国技术不够,为了提高防伪功能,请前苏联制造。这套人民币的防伪标识是五角星的水印,还有光孔防伪标识。在中苏关系恶化之后,为了不让苏联掌控我国经济命脉,我国在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的第二版。两个版本的人民币图案都一样,只是颜色略有不同。 1960年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因为物价越来越高,为了节约成本,印制时工艺显得略微粗糙。郑教治补充说,由于种种原因,第三套人民币在发行时有些币种出现了几个版本,收藏起来很有意思。 到了第四第五套人民币,因为发行的年代并不远,要收藏比较容易。对新入门的钱币收藏家,郑教治建议可以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入门,因其价格不贵,又容易买到。 同一纸币不同版别背后大有玄机 如果将郑教治收藏的第三套人民币中的5张伍角纸币一字排开,乍一看,看不出什么不同,然而郑教治告诉我们,玄机都藏在细节里。 这5张纸币,有的是平版光孔有水印,有的是平版无光孔有水印,有的是平版无光孔无水印,有的是凸版有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