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版3元面额纸币如今价值五万 |
![]() 先说个段子:有个造假币的不小心造出了面值7元的假钞。他决定拿到偏远山区去花掉,买了1元钱的东西后,农民伯伯找给他两张3元的钱。他哭了。 3元面额的纸币,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温州市温岭温峤镇的刘梅福,在家里翻出了一张崭新的3元钱。 钱币专家说,这种钱是1953年央行委托苏联印刷的,后全部回收,目前市场上这种纸币很罕见,因此很值钱。 知道这个,相信那两个骗子会很开心。 这种纸币为什么要委托苏联印刷?为什么又要全部回收? 3元币究竟什么模样 这张3元纸币,整体为淡绿色,长16厘米,宽7.2厘米,比现在流通的1元纸币稍微大一些。 钱的正面正中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正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两端各有繁体“叁圆”字样,下面印着“一九五三年”字样。 纸币的背面图案为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字、维吾尔文、蒙古文、藏文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叁圆”字样。 临海一位有着多年收藏经验的收藏爱好者陈宝聪说,这种钱与同年份委托苏联印刷的5元、10元钞票,被钱币收藏者合称为“苏三币”。 目前,这种货币,在市面上非常罕见。 为什么要委托苏联印刷? 中国钱币博物馆是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主要从事钱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 昨天,研究信息部的李老师说,“苏三币”是我国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钞版是我国自行设计的,但当时我国的技术不过硬,所以3元、5元和10元这三种大面额的纸币,的确委托了苏联来印制,然后用火车运回国内发行。 “我国央行与苏联有协议,获得授权,对方才能印刷,而且印刷好的,都要交给我国,不是他随便想印制多少就印制多少。”李老师说。 中苏关系破裂后,为了防止苏联私自印刷人民币,扰乱中国金融秩序,所以希望将钞版要回来。但没能要得回来。 第二套人民币是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两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1964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通告,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收回“苏三币”,限期一个月,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为什么又要全部回收? 今年72岁的温法仁,是浙江省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处的老处长。对于那段历史,他比较了解。昨天,他讲述了其中的一些内幕。 中苏关系破裂后,曾在边境地区发现有苏联人使用“苏三币”换取我国物资。当时通商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