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现代流通硬币的收藏与投资(下) |
发布日期:13-07-03 09:00:30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王美忠(奉天收藏) |
3、 中级水平(“五大天王”水平)——硬分币108枚年号大全套
即进一步收集全“五大天王”水平。爱好者收集全103枚年号中全套基础上,可进一步收集全人民银行在1979年、1980、1981限量装帧发行,主要是用来出口换取外汇的三套早期《中国硬币》套装,其中含有未公开发行进入流通的硬分币大名誉品“五大天王”亦称“五朵金花”分币,即811、802、795、805、815五枚分币,这些分币发行量约在1万到8万枚之间,由于早年大多出口国外,散失比例较大,回流国内存世量更加珍罕,很早就成为流通硬币爱好者竞相追逐的大珍品分币。正宗“五大天王”套装币在各地方一般收藏市场上目前已基本见不到踪影,一般市场所见散币均为重铸版或改刻版假“五大天王”,爱好者千万不要抱有在一般收藏市场捡漏淘到“五大天王”散币真品的幻想。08年钱币行情启动之前一套只需4000元的天王套币,现在价位升值不少,目前含有81年小红本的全套“五大天王”套币价格在2.8万元,含有81精制套币的则在2.5万元左右。未来随着流通硬币热的持续升温,集藏爱好者的迅速扩大,“五大天王”套币将会愈加珍贵,必将出现一币难求只有在拍卖会才可见到的局面。目前达到中级水平的藏家估计在2000人之内。 、 高级水平(“十五珍”水平)——硬分币118枚版别大全套 即进一步全部收集完版别“十五珍”水平,包括版别“七大珍“和”八小珍。记得葛祖康等很多著名藏家前辈说过,玩儿钱币说到底是玩儿版别、玩儿品相。仅仅收集全硬分币年号大全套,对于热爱第一套流通硬币的藏家来说,肯定是不够不满足的。在此基础上会追求目前发现的所有版别硬分币,特别是那些特殊版别的大珍级的硬分币,就是笔者所列的上述“七大珍”“八小珍”这“十五珍”中除了年号“五大天王”之外的珍稀版别硬分币。由于玩儿硬分币和长城币的爱好者不完全是一类人群,玩儿长城币的爱好者一部分人就会拆解早期80-84《中国硬币》套装,多余的分币转让,所以藏家可以在钱币市场和藏家中寻找这些拆出来的珍品版别硬分币;经济实力强的藏家也可以直接购买79-84早期《中国硬币》套装。目前看,81年沈阳版红本套币和84年上海版套币集藏难度最大,好品相的集藏难度更大,这两套硬币好品相的价格也都在13000以上了。118枚版别大全套收藏难度不亚于同样是第二套人民币的二版纸币。目前达到高级水平的藏家全国估计不足200人。 5、 顶级水平(“十五珍”和全品早期币水平)——全品硬分币118枚版别大全套 对于高级藏家来说,遵循先版别再品相的集藏原则,收集全118枚版别大全套之后,进一步就是追求好品相、全品相了。装帧的“七大珍”、“八小珍”分币由于未经流通,品相一般会较好,基本在9品以上到10品,求好品不存在难点。而上世纪60年代之前的早期全品相硬分币集藏难度很大。在收集时,有几点提示大家,一是集藏早期全品相分币不可操之过急,在收藏市场这些基本上是见不到的,只能在资深硬币藏家手里淘换,这就需要广交泉友,熟悉硬分币收藏圈子,然后逐枚集藏,最好是趁藏家拆卷时坚决集藏;二是普通流通硬币无绝品,不要消耗大量财力和精力追求什么绝品、什么商业评级公司的高分评级币,就目前看,现代流通硬币评级币不少都是经过商业评级公司“保养”实质是处理过的钱币,而处理币是收藏之大忌,因此追求这些,不如收集卷拆全品币;集藏硬分币118枚硬分币版别全品相大全套之难度要高于收藏同样是第二套人民币的二版纸币。目前看达到顶级藏家水平全国估计不足20人而已。 此外,对于追求极致的另类藏家,除上述之外还会收集硬分币呈样,即在文革期间,造币厂正式申报国务院而铸造的极少量的样品币,但最后未获批准,只有极罕见呈送样币流落民间,这四套呈样属于文物级品种,集藏难度极大,部分只在拍卖会出现,近年成交价格在70万到145万之间;正式的硬分币样币只在人行文件中提及,至今未见实物,是否存在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二是收集81-86年早期《中国硬币》套装里的精制工艺分币,和91-2000年后期《中国硬币(精制)》套装的精制分币,当然这些不是新版别,由于属于精制工艺铸造,精美度更高,收藏价值更大;第三是求奇,即收集背逆、透打、偏打、弱打、多肉等趣味币。以上均不在正宗收集硬分币版别大全序列之内,藏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精力和经济实力进行集藏。 (四)、第一套流通硬币投资 关于第一套流通硬币的投资,在本文(上)之“流通硬币各版块各品种投资价值排序”一节已有提及,现只简单分析一下。就投资增值潜力讲,像91-2000年后期《中国硬币》套装版块(含“25枚小天王”),60-80年之间的中期原卷原盒硬分币属于比较优秀的两个版块,由于其发行时间较短,又未经大的商业炒作,目前价格相对于收藏价值来讲仍处于相对低洼的水平,未来随着爱好者配套收藏的需要,会有较理想的升值效益,属于较为理想的长线投资版块。上述两版块,需要关注93-96年《中国硬币》套装,97-99年《中国硬币》套装,目前单套才折合一百几十元,性价比较高;一分中的641、711、751、781、791、801、851原盒原卷,二分中的642、762、772、782、792、812原盒原卷,五分中的565(含大星小星版两种)、745、765原盒原卷性价比较高。80后的后期大量原卷原盒分币存量较大,只有靠低端礼品册消耗,短期投资利润可能较高但风险也较大。79-84年早期《中国硬币》目前已基本进入纯收藏领域,当然未来也会有稳健的自然增值效应,但增值幅度较之上述版块要小些。未来流通硬币会越来越得到现代钱币爱好者的青睐,目前阶段是投资收藏硬分币的良好时机。 三 第二套流通硬币(长城麦穗币)的收藏与投资 在流通人民币大系中,有一个硬币版块很独特,发行量很少流通时间也很短,也是唯一正式退出流通的一套流通硬币,那就是人行公告称其为第三套人民币硬币的四种金属币。因其1元币的背面主图是雄伟的万里长城,而1、2、5角是金色的麦穗,所以收藏界习惯上亦亲切地称之为第二套流通硬币、长城币或长城麦穗币 ,本文按照收藏习惯称谓。第二套流通硬币包括主币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三种角币辅币共四种面额。从1980年开始发行,1986年结束,一共发行了7个年份,28种年版号,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共有38种版别。 第二套流通硬币由于其铸造时间短,流通时间也短,加之因为材质等因素的原因铸造量少,使得这套币的收藏价值较高。特别是1980到1986年人民银行官方发行和装帧的长城套币,数量更加稀少,成为现代流通硬币藏家竞相追逐的珍品。关于长城麦穗币的发行量,以前有很多版本,其实那些数据来源的正宗性都值得商酌,应当说都不是准确的。唯一一点是明确的,即除了珍罕的限量装帧发行未进入流通的品种之外,即使是普通公开发行进入流通的品种,其发行量也的确很少,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也没花过甚至也没见过。这在中国人民银行一篇文件里得以证实,文中载明,长城麦穗币是为了丰富中国硬币品种而铸造,发行量很少。第二套流通硬币中很多品种的都很珍稀,其中不仅包括珍稀性、收藏地位和收藏价值堪与创造了上百万元拍卖成交价格的中国现代纸币王一万元牧马图并肩的“中国现代硬币王”、“四大珍”86年长城币(图1、图2、图3、图4),还包括很多稀有度比三版纸币王背绿水印和枣红一角稀少得多,甚至比二版纸币王大黑十也更加稀少的珍稀品种,如81上海版、82、84年号的长城币,85年2角等。这些均是中国当代最稀少、最珍贵的流通硬币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861正背图 ![]() 8602正背图
![]() 8601正背 ![]() (一)第二套流通硬币(长城麦穗币)的版别大系 为了利于爱好者循序渐进地集藏长城麦穗币,笔者根据多年的学术研究和对收藏市场的分析,汇编了《第二套流通硬币(长城麦穗币)38枚版别大系收藏表》供大家参考。表中不仅列出了至今所见所有长城麦穗币的发行年号、版别类型,也列出了各品种的珍稀程度。对于一个年版号只有一种版别的品种,也为了区分真假币和防止再有新版别被发现,也需列出其上海版、沈阳版的基本版别分类(请参阅笔者文章《第二套流通硬币(长城麦穗币)的版别分类与大系研究》,《钱币》报2012年3月到5月)。 笔者认为长城麦穗币的版别定版原则是:(1)、原模设计雕刻所致的币品基本图案、文字字体、年号字体等有肉眼可见的较为明显差异的定为不同版别,如元币和角币均划分为上海版和沈阳版两种基本版别,上海版801又细分为普版和无砖版两种子版别(图7);(2)、同样设计图案的硬币不同年版号定为不同版别;(3)、非原模设计雕刻的不同所致、而因造币质量标准和工艺不同所致的精制与普制品不作为基本版别划分;(4)、原模设计雕刻相同而因工差所致的工作模有细微差别所致压印的硬币图案、年号、字体有细微的差异不作为不同版别;(5)铸造质量和工艺差异所致的残次品、趣味品不作为不同版别。由此定版原则,笔者总结出长城麦穗币版别大全套为38枚,其中公开进入流通的 普制工艺长城麦穗币涵盖有17枚(包括80无砖错版和普版,85年1元上海版和沈阳版); 装帧于80-86年早期《中国硬币》套装里的精制工艺长城麦穗币涵盖有32枚(含80小黑本样币属于(半)精制币亦纳入,84沈阳版与上海版两种版别)。由此笔者总结归纳出截止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二套流通硬币38枚版别大系收藏表,表中亦列出稀有度(见下表),供大家集藏硬币时作为工具表参考: 《第二套流通硬币(长城麦穗币)38枚版别大系收藏表》
(奉天收藏王美忠2011年8月10日制表)
【备注】:标注的★代表该版别硬币的稀有度,★号越多,稀有度越高; “H”为上海版,其中“Hw”为上海版大版别下的特殊子版别无砖错版,“Y”沈阳版 。 表中需要说明的是,加五个“★”号以上者为存世量最为珍稀、最具有收藏价值的21种长城麦穗币珍品,均装帧在81-86年早期《中国硬币》套装中,在此特别提示给大家,收藏时要多加注意。另外,80年长城样币小黑本属于流通硬币样币范畴,具有第一套流通硬币样币,长城麦穗币(半)精制币的等诸多收藏元素,发行量仅2万左右,流入藏界更加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在爱好者收藏长城麦穗币大系时需要特别关注和集藏。 【附】:长城麦穗币版别定义 1、“上海版”(H版),主要是由上海造币厂刻模和铸造的,是长城麦穗币最常见的版别类型;其主要的版别特征是:1、长城币正面年号“1”字头是平头;2、长城币背面年号宽度较窄;3、长城币背面长城城墙上的下面一个台阶是斜台阶;3、长城币背面烽火台中央门洞下面有贯穿左右的明显台阶;4、麦穗币角币背面年号的“1”字头是立刀头;5、麦穗币角币背面年号较小,而且间距较窄。 上海版长城币中 ,80年长城币元币作为上海版长城币进一步又可细分为早期铸造的烽火台上侧没有城墙砖图案的“无砖错版”(Hw)和后期铸造的烽火台上侧有城墙砖图案的“有砖普版”两种子版别(图7)。上海版长城麦穗币共有22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