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尘封的历史——漫谈中国青铜器文化 |
发布日期:14-08-20 08:46:51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楚风 |
说到青铜器,我想大多数人对它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时常会在各类媒体上看到关于它的相关报道,陌生是因为我们对它的了解不够深入。当笔者面对中国青铜器文化这个大的话题的时候,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也许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青铜器文化的博大与深邃。历史上,关于青铜器文化的著作和研究文章数不胜数,与那些专家、学者相比,笔者对于青铜器文化的认识可谓粗浅,下面姑且让笔者跟大家漫谈一番个人所知的中国青铜器文化。 一、青铜器和中国青铜器文化溯源 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翻开青铜器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并不在中国,而是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而我国的青铜器据考证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距今4500—4000年前的夏代初期。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是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土的一件青铜制品——铜刀,但那时青铜器的生产和铸造还未形成规模,因此不能算是我国青铜器的起源年代。 早期的青铜器,以小件的实用工具居多,比如在甘肃、青海等地的齐家文化(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遗址中出土就有铜锥、铜钻、铜针、铜刀及铜镜等青铜器具。这些铜器造型虽然比较简单,却拉开了中国步入青铜器时代的序幕。 说到这里,我们不免要问青铜器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要从一次偶然的意外说起。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铜矿石,其中就包括孔雀石,由于它的颜色比较漂亮,在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人们就喜欢用它来制作项链等饰品。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将孔雀石掉在了炭火中,经高温烧灼后熔化成了铜液,人们发现在凝固过程中这种液体可以随意成形。等这种现象又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发生了多次后,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末期,人们就逐渐掌握了用孔雀石加木炭来冶炼并铸造红铜的技术。 从那时起,用红铜制作的器物开始得到普及,但由于红铜硬度低,制作出来的生产工具发挥的作用有限。后来,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又发现了锡矿石,并用它加木炭冶炼出了锡。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发明了用红铜加锡熔炼成青铜合金的技术,并意识到青铜较红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耐腐蚀等优势。从此,以青铜为材质铸造的器物被大量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青铜器的产生看似偶然,实则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人类的文明总是朝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前行,金属工具尤其是青铜器的发明,让人类的文明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青铜文化是伴随着青铜器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而发展的,早期的青铜器比较重视实用性,制作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装饰,其造型也是源于原始陶器和骨角器,以生产和生活器具为主。随着青铜工具的使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又带动了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进步。慢慢的,青铜器上开始出现了纹饰和铭文,制作也更加精致和考究。等到了商代,贵族祭祀神灵和使用的食具、酒具上可以看到许多怪异恐怖的纹饰,它反映了当时商代社会充满鬼神迷信色彩的特有文化。 随后的周朝,由于国家以宗法和礼仪治国,很多青铜器成为了祭祀祖先的重器和礼器,造型和纹饰端庄而典雅。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上有了长篇的铭文,详细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春秋以后,礼崩乐坏,青铜器大部分只作为贵族的实用器具,不过造型变得精巧华丽。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是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期,被称为中国青铜器时代。直到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传统的礼仪制度遭到彻底瓦解,铁器取代青铜器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青铜器虽然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对于它的研究则刚刚开始。 二、中国青铜器的特点 我国古代青铜器区别于世界其它地区青铜器的特点,首先是数量特别庞大。据相关资料统计,1949年后殷墟出土的青铜礼器就有1000余件,兵器有3000件左右。从汉代出土青铜器至今,仅仅有铭文的青铜器就在一万件以上。由于有铭文的青铜器毕竟是少数,据此推算,没有铭文的青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然后是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中国古代青铜器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各种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单在酒器类中就有爵、角、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盉、觚等二十多个器种,而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风格,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丰富多彩。 再然后是地域分布广、铸造精良。我国青铜器的分布范围远远超出通常所说的中原地区,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东北到广东,从西藏到东海渔岛上都发现有青铜器。在铸造上,尤其在商末周初,青铜器制造处于顶峰阶段,制作的器物精美绝伦、形制丰富、花纹繁缛令人惊叹。接着是铭文,它是我国青铜器与世界上其它国家青铜器的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金文。起初只是一两个字,商代晚期开始铭文增多,但最长也不过48字。西周时期是铭文大发展时期,如毛公鼎铭文达497字,是铭文最长的青铜器。 当然,还有青铜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西周时期就有“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都有一定的规矩,这也是中国青铜器的又一特点。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青铜器作为礼器和乐器是我国所独有。在青铜礼器上,那些曾经的奴隶主和贵族们用文字记录着他们的信仰和思想,这也是中国的青铜器有铭文的原因之一。 三、神秘的三星堆青铜器 1986年的7~9月,一次大型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两个巨大的祭祀坑,让四川广汉三星堆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时成为大众的焦点。大量的精品文物重见天日,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些文物中就包括大批造型奇异的青铜器,尤其是其中的三件青铜塑像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三件珍品分别为头戴高冠、身着龙袍、手握金杖、一派王者之气的青铜立人,它也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古代最大的青铜人造像。以及造型奇特、眼睛呈柱状外突、一双雕有纹饰的耳朵向两侧展开的青铜面具。它是世界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青铜面具。还有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的青铜神树。 以上三件造型诡异的青铜雕塑品让人眼前一亮。它们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来自5000多年前的古蜀国。然而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的古蜀国生产力低下,不可能创造这么灿烂的文明。那么到底是谁创造了它们?至今学界仍然不能圆满的解释这一切。 四、中国青铜器中的“五行”文化 中国青铜器的文化内涵除了表现在丰富的纹饰和铭文上之外,其本身的铸造理念也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青铜器这个名词是后代人给它的称呼,春秋之前,青铜实际上被称为“金”或“吉金”。而且,青铜器的颜色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青色或青灰色,刚做出来的青铜器其实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青色的。 这种“金”的生成,要以“土”(矿石)为原料,再通过“木”生“火”来把矿石冶炼成液体“水”,最后把熔液浇铸入模具,经冷却制作成青铜器。在这个过程中,金、木、水、火、土“五行”都参与到了其中。 众所周知,金、木、水、火、土是中国传统的“五行”文化学说,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五行”相生相克,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而青铜器的铸造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使得其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来看,都能够和谐统一,这也是古代陶瓷器、玉器、木器等其它器物无法比拟的地方。 五、中国青铜器文化的现代传承 如今,青铜时代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它正以更为多样的形式得以传承,并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有青铜器的展厅,与青铜器有关的书籍出的也比较多,对于青铜器的考古研究也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青铜器作为一种收藏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而以其为题材的邮票、金银币、工艺品等等正逐渐成为收藏品类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一些旅游景区、大型广场或街道上,看到各类青铜巨鼎或仿古的青铜器具屹立在人流之中。就连我们经常看到的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也不时会有青铜器的身影出现。可见,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与青铜器来一个亲密的接触。中国青铜器时代结束了,但青铜器仍不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烁着文明的光芒,同时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六、我眼中的中国青铜器 笔者曾多次到访湖北省博物馆,有幸近距离观赏过中国古代青铜器实物,每次观赏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感悟。当我凝视那一件件尘封在地下千年的青铜器物的时候,总会有一股强烈的敬畏感。空气仿佛在那一刻凝固,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倒流。那些精美的青铜器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仔细观赏间,还会被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折服。而且,没有哪种器物能像青铜器一样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此和谐的统一在一起。 有时候,我会站在展厅的中央,让各种青铜器物围绕在我身边,刹那间恍若隔世,想象中自己来到了一个青铜器的世界。它无与伦比的文化内涵让任何言语在它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青铜器不会说话,但在它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铸造者的精神世界和那个时代的信仰和文化。由于青铜器是由手工制造而成,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摸一样的,每一件青铜器都是一段历史,都有一个故事。 到此,笔者对中国青铜器文化的漫谈也告一段落,喜闻中国青铜器金银币第3组已于今年8月8日发行甚感欣慰,这无疑将对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弘扬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想青铜器是人类童年智慧和灵感的结晶,在它身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信仰,是我们解读古代生活、生产和文化的一个大宝库,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未知之事等待我们去探寻,期待中国青铜器给我们带来更多未知的精彩!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