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变后母戊 |
发布日期:13-08-07 08:36:56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周如方 |
司母戊鼎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可以说是国宝中的国宝。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造的青铜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的武官村,重875公斤,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其外型被国家博物馆定为馆徽标志,并成为镇馆之宝。
![]() “司母戊”为什么改为“后母戊”呢?我的一位同学叫贺 本性,学校毕业后的1968年至1970年我们同在开封部队农场锻炼,现在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古文字学家,他参加了“司母戊”更名为“后母戊”的论证。据贺本性介绍:此鼎当时是根据腹内的铭文定名的,然而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不断有专家认为应当释读为“后母戊”。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比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司”和“后”很容易混淆。现在释读为“后”可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后”的本意是“君王、君主”的意思。我们大家都知道后羿射日的故事,后羿的“后”就是这个“后”,意思是夏代有个东夷候的君主,名羿,善射箭。后母戊鼎的意思就是商朝的一位君王为纪念母亲铸造的鼎。2011年初,国家博物馆青铜器展厅“司母戊鼎”的展览说明牌已经改为“后母戊鼎”,这就是遵重科研成果的具体表现。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5月23日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二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金银纪念币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定公司注销。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二组)与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相比较,五个规格的金银纪念币品种发行量完全一样。作为计划发行10组的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刚刚发行了第2组,其面市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特别是第二组5盅司银币的市场表现非常强劲,成为近期金银币板块中的明星品种。该套纪念币所记载的青铜器于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殿墟小屯村出土,现藏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其中5盅司金币背面图案为司母辛方鼎,该方鼎造形宏伟,端庄大气。另一枚5蛊司银和背面图案为司母辛觥,该觥造行典雅华美,构思新颖,为鸟兽合体,作站立状,栩栩如生。 为了尊重科学和真理,司母戊鼎已改为后母戊鼎,同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司母辛”也应释读为“后母辛”比较合乎情理。但在“司母戊”改名二年后的今天,“司母辛”仍然出现在纪念币上,使人感到有点缺憾。但为此也增加了不少收藏的兴趣,说不定几年后就成了错版珍奇纪念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