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的文字、书体,不同时代、不同需求均有所变化,尤其是那些珍稀钱币,往往有其特定的内涵,有的与历史事件有紧密的关联。笔者所藏的一枚天地会佩币(见图),更是奇特,其“钱文”,可谓一绝。愚见,此佩币无纪值无纪年无铸地,非流通之币,因此非真正的钱币,而是天地会借古钱之形,传行事之意特铸此佩币。
此币穿孔为“口”字,正面四字共用,“佳五矢止”与“口”组合,实为“唯吾知足”(自穿右逆时针旋读)四字。我国民间若遇绝密之事,往往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守口如瓶。此处“唯吾知”而隐去“天地”二字,会名就隐藏其中了;此币背面二字为“纫佩”,即佩于衣上之用。关于“纫佩”,“纫”意一为穿针引线,二为用针缝纫,三为用于书信,“纫佩”为感激佩服,至纫高谊。一方面“唯吾知”——“足”矣,是告诫佩者要严守天地会的秘密,万一此币落入统治者手中,也因难解其中奥妙,利于保全佩者;此币是专为其首领挂佩而铸造,另一方面“纫佩”二字提醒天地会首领互相感激佩服,至纫高谊,为了“天地会”活动,不忘“穿针引线”。这也透露出天地会的行事规则,大概是天地会得以一度时期发展壮大,在历史上能长期存在的一个要诀。如此巧妙的构思,当是智者所为,用心良苦,与天地会所处的时势有关。
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因它崇尚“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故名天地会;又因它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而明太祖号为“洪武”,故对内又称“洪门”。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天地会的创立背景作了如下论述:“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身赴义,屡赴屡蹶,与虏拼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势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尽,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结为团体,以待后起者可藉为资助也。此殆洪门创立之本意也。”因其反清,清廷镇压日趋加剧,清初刑律有所反映,如顺治初年,刑律对“异姓结拜兄弟者”只“处以鞭一百”,到顺治十八年即改为“凡歃血为盟、焚表结拜弟兄者即正法”;康熙年间的《大清律例》中对此又作了更严酷的规定。因此,“天地会”必须秘密行事,此币应势而生。
者所藏此枚佩币,外径3.4cm,内径2.8cm,穿径0.7cm,币厚为0.2cm,书体为篆字,古朴秀美,铸工精良,传世很少,当为一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