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今明两年,外资关注的重点依然是二三线城市。外资通过变化渠道、购买物业、借道二三线城市等多种手法,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业。
一些专家指出,国家对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领域的限制并没有改变,主要是防止游资“炒作”。因而有必要严密监控在房地产业活动的外资流向。如关注外资对某个城市、某种物业类型的集中投资行为,分析这种行为与该地区经济承受能力之间是否匹配,以便提前防范外资给我国房地产业带来的风险,避免外资对房地产市场的恶意炒作等。
成交量萎缩 开发商“死扛”难改调整大势
7月份,北京仅销售商品住宅4194套,销售套数降至近两年来最低。北京房价的涨幅同比也回落0.2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低涨幅。
有专家认为,目前不少具有真实购房需求的消费者仍在观望,奥运会后随着房地产传统旺季的来临,成交量有望得到一定改善。楼市短期走势趋于明朗,成交量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如果在“金九银十”仍无起色,这将对一度紧绷的开发商资金链构成威胁。
数据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北京市地税局7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欠税榜单上200余家企业中房地产公司占了四分之一,其中欠税超过千万元以上的地产企业就达20余家,最高的欠税达3559万元。
无独有偶,5月份,上海财税网上刊登了一季度欠税公告,在百万元级以上欠税大户中,房地产公司占约40%。
人们不禁疑惑,一向以进富豪排行榜为荣的房地产企业,为何也会频现欠税榜呢?
开发商欠税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资金紧张。当然。房地产业有其特殊性,按照有关规定,企业所得税一般是预收25%,到年底再结算。近来楼盘交易量下降,现金回流有限,开发商资金链绷得较紧,这也是客观原因。
然而究其根源,还在近几年楼市的非理性上涨时,开发商疯狂拿地。业内人士反映,前两年不少开发商在暴利驱使下争相贷款,高价拿地,巨量资金被积压在土地上。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住宅期房及现房签约总量为4万余套,下降幅度接近40%。楼盘销售不乐观,企业偿还税款的能力肯定微乎其微。
银河证券的有关专家表示,按国家税收征管法,欠缴应纳税款的纳税人所需缴纳的滞纳金远远超过银行借款利息。一般企业都不愿意欠缴税款。欠税的房地产公司有可能仅是项目公司,不排除其目的是逃骗税。
2004年、2005年以来,上海、北京等地的房价几乎是“一飞冲天”,一些楼盘售价动辄翻200%、300%,如今,这些城市一些楼盘的价格也就是调整了百分之几,房地产企业到底是赚是亏,消费者心中也自有一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