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增持的个股近期市场表现都极为抗跌。当近期大盘从2300点跌至1800点附近时候,山西焦化股价就一直维持在6元左右,没有出现大幅下跌,而厦门钨业在股东两次增持后一度出现单日上涨7%的强劲走势。
“大股东、高管频频增持的背后,主要还是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中投证券分析师龚涛告诉记者。此外,大股东增持与高管增持还是有所区别。一般而言,高管增持动用的是个人资金。大盘的不断下滑以及公司股价的大幅下挫,对公司经营最为清楚的高层管理人员判断出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因此买入公司股票。相比之下,大股东增持或许还有着其他更为复杂的原因,一种可能是出于对公司控制权的考虑,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大股东增持欲望较强烈,如山西焦化。另一种可能是从公司宏观战略角度来考虑,维持公司的市值。但不论动机如何,都是建立在对公司未来发展绝对有信心的基础之上,而这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也是积极的。
银行股:政策刺激加上估值偏低 很多投资者担心国内银行由于持有雷曼兄弟的债券,可能会影响银行的业绩。但是从总量上来看,这些债券对银行业绩的影响并不大,比如工行现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债券为1.5亿美元,有研究报告指出,假设全部亏损,对工行全年税后的利润影响仅为0.6%,对全年每股收益的影响也只有0.2分,不会对我国股市和金融体系构成根本性的打击。
并且随着近期银行股股价的暴跌,14家银行股估值水平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整体市盈率已经不到10倍,而市净率也已经大大低于2倍,一些银行股的估值甚至比当年998点时还要低,比如深发展。
从个股来看,政策刺激加超跌反弹的浦发银行也值得投资者关注。从9月1日到9月17日连续12个交易日收阴线,跌幅超过40%,其股价从21元下跌到最低12.71元,而且其成交量也在持续放大,说明底部区域有资金介入迹象。另外,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招商银行等个股短期跌幅也极大。
对交通银行来说,7月份开始QFII就一直在买入该股。7月18日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买入了交通银行9.81亿元,当天的收盘价为8.31元,到目前其亏损幅度也达30%左右。虽然该席位后市仍在持续买入交通银行,但持股成本仍然会高于昨日5.71元的收盘价。
不过对于银行股还是要区别对待,比如近期有限售股上市的北京银行投资者就要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