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上的大型金融危机,最坏的情况都伴随着银行倒闭和挤兑。分析师表示,美国金融市场进入最黑暗时期,而不是“见底”。这是因为很难判断美国金融市场何时迎来曙光。对于一个不时面临机构倒闭的金融市场,预言见底反弹,显得过于乐观。
自2007 年4月,以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乍现。这一年半以来,由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危机事件频现。就在2008年9月7日,美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之后仅一周时间,第二家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宣布将申请破产保护。
就在雷曼兄弟宣布将申请破产保护当日——9月15日,美国银行以每股29美元,合计500亿美元,溢价70%购并美林;美国国际集团(AIG)宣布一个业务重组计划,准备出售其部分业务以筹集资金,拯救其岌岌可危的市场信心。据悉,AIG已经同意由政府接管,以换取美联储850亿美元的贷款。
与之相应的是美政府的紧急救助计划: 美联储将其短期融资的担保物品扩大到所有投资级债券,而不是此前的国债和高评级债券;同时,包括高盛、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摩根斯坦利在内的10大银行出资成立一个700亿美元的应急基金,以救助将要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
这次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美国银行购并美林,相比于“两房”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大动荡是否意味着次级债接近尾声?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陈勇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市场自身调整的角度,陈勇认为次级债并未接近尾声。一个曾经因房地产泡沫而急剧膨胀的金融市场,在泡沫破灭后急剧收缩也是自然的,一个急剧缩小的业务量意味着相应的机构和人员的减少,这种缩减不能保证是均匀的,于是金融机构的倒闭就不可避免了。如:1993年前后的美国银行危机期间,每年倒闭的银行接近 200家。以此预期,雷曼兄弟不会是次贷危机中最后倒下的一个。如果不考虑政府救助,一直到市场信心和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相应的机构和人员的缩减才会停止。
从政府挽救市场崩溃和市场信心的角度来看,答案也不容乐观。陈勇指出,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以前,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员曾经会见几大金融机构高管,最后无果而终。显然,在防止美国第四大银行倒闭问题上,美国财政部最终没有出手。
之前,美国财政部曾在3月中旬为贝尔斯登290亿美元的损失担保,动用纳税人的资金为救助私人机构,财政部的这一行为招致了美国国会的强烈批评。在最近的“两房”国有化行动中,财政部动用了最多2,000亿美元的资金,使得本令人担忧的财政赤字到了创纪录的高度。
由此可见,美联储最多只能改变金融机构资产或负债的结构,而财政部可以实质性改善资产负债情况,陈勇认为,在挽救银行倒闭问题上,美联储已经并将继续竭尽全力,但美国财政部操作空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