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牛顶"2245点被无情踏破,A股四面楚歌,六大焦点问题陆续浮出水面并牵动A股神经:一、对政策面麻木;二、大非解禁暗中角力;三、新股发行规则变化;四、又见大盘蓝筹股IPO;五、基金砸盘何时休;六、中石油是不是最后的"绞肉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第一问
政策面暖风吹,应该如何救市?
解答者经济学家吴晓求:救市的核心就是全面创新 对于政府是否应该救市,又该如何救市的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吴晓求还指出,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转型"的市场,规则不完善、波动大、发展快、问题多是其基本特征,因而就必须用创新的精神去面对各种问题、解决各种矛盾、完善各种规则。墨守成规是无所作为的表现。政府曾用创新的精神顺利地推进了股权分置改革这个资本市场发展史上最困难、最复杂、最重大的制度变革,现在如何处理好大小非减持与市场稳定,IPO、再融资和海外蓝筹股(包括红筹股)的不断回归与市场承受力,股指期货的推出与市场波动以及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速度、宽度、深度等涉及资本市场供求关系战略平衡的重大问题,是政府当前面临的然而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政府要用创新的精神,在市场稳定发展中不断完善规则,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因此,吴晓求呼吁:政府不仅应该救市,而且还应该以新的理念去改革管理资本市场的方式方法。
第二问
9月大小非解禁压力小?
解答者光大证券蔡苏:解禁压力不小 9月因当月解禁大小非规模小,被市场人士称为全年"大小非"解禁的"谷底",是否成为主力机构暗中角力工具之一。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9月份仅有63.24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其中北京银行27.56亿股于9月19日解禁,是全月单家上市公司解禁规模之最,并占据了全月解禁规模的43.58%。此外,国电电力的解禁规模也较大,其解禁规模为6.38亿股。
不过,虽然9月份解禁规模相对偏小,但如果算上年初至今已解禁而未上市交易的部分,其对市场的威胁力量不容忽视。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对市场造成重要抛压的小非其实不到已经解除限售期的小非的一半,成本低廉的小非目前依然有丰厚的获利空间,加上中报期间不得减持,随着中报公告结束,不排除它们在后市加速出
逃的可能。据此来看,9月份的大小非解禁规模远远超过当月解禁规模。
市场人士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管理层不愿出重手限制大小非,而选择了让大小非问题硬着陆,看来,也许只有跌到产业资本(大小非)都认为股价被严重低估并不愿出售的时候,市场才能真正站稳!
第三问
新股发行规则变化,是否变相的快速流通大小非?
解答者宏源证券唐勇:大小非限售期限缩短24个月是一把双刃剑 宏源证券分析师唐勇刚指出,正面意义不言而喻,这可以大大激化创投资本、风投资本对实业的投资热情,而之前锁定3年的规定,无疑让不少风险投资资本在门前驻足。但另一方面来看,一旦锁定期缩短到了一年,一定会出现一大批为上市而来的"热钱"。而一旦锁定期过了后,如果上市公司并不具有长期增长性的话,那么这些热钱必然会狠捞一笔然后跑路,之前的立立电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就需要监管层出台配套制度来规范。否则好制度也会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