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出,众哗然。很快,顾雏军就向郎咸平发出了律师函,要求郎向顾道歉,郎咸平戏称之为“来自企业家的威胁”,拒不道歉。顾雏军就气急败坏地跑到香港法院状告郎咸平。一波未平,风头正劲的郎咸平又公开宣称他会继续紧盯另外的“原罪企业家”目标: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三九集团等。
一时间,被点名的企业家、某些经济学家纷纷挺身辩护,说郎咸平“一竹竿打翻一船人”。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汪康懋认为郎咸平的做法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言外之意就是,“侵吞国家资产”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你郎咸平大可以不管。但在郎咸平之前,此事并无人问津。
事情很快水落石出,顾雏军因侵占科龙公司资产被逮捕,这个资本大鳄的倒下,与郎咸平的“直谏”不无关系。长虹老总赵勇曾向郎咸平保证,长虹绝不MPO(公司高层收购自己公司),坚决与顾雏军“划清界限”。不久之后,MPO行为被国家紧急叫停。
而郎咸平在大陆的“一炮成名作”并非格林柯尔,而是德隆系。“大家投资德隆是收不回钱的,以套现基金为主的股市是不可靠的”,郎咸平说此话两年后,“中国股市第一庄家”德隆系被证监会查处。
经济学家,同行是冤家 郎咸平的第三恨:“被收买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出现后,老百姓发现了一个新亮点:原来经济学家也有真假之分。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坦言说:“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五个。”有12.5%的人投票说,“我谁都不信”,但也有31%的人投票相信郎咸平。
在“朗顾之争”中,张维迎等主流经济学家站出来批评郎咸平,“经济学家不能信口开河”。甚至在“经济学家公信度排名”中位居榜眼的吴敬琏,也认为郎咸平在危言耸听:“郎咸平的总判断是中国五千年来从没像现在这样坏,这可是大是大非问题,对改革有意见可以讨论,但不能捣糨糊,煽动弱势群体。国企改革不应该停止。”“倒郎风暴”席卷之下,郎咸平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连支持者桑丘也踪迹不见。网络媒体搜狐以“学术思想分歧”为由,撤销了授予郎咸平的“搜狐首席经济学家”头衔,郎咸平失去了在搜狐的话语权,官方博客开在了新浪。
“到现在我唯一遗憾的是,整个经济学界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公开支持我。”被顾雏军起诉后的郎咸平失望地说,他不希望孤军奋战。
但格林柯尔的倒掉至少证明郎咸平并不是全凭臆想作战的堂·吉诃德。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左大培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公开“挺郎”,“我们不希望中国也出现像俄罗斯霍多尔科夫斯基那样的资本家。”
懂美国,才不迷信美国
郎咸平以“非大陆人”身份指点大陆经济,曾遭致一些人的不满,说他是“狗拿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