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申银万国分析员测算,在现行融资成本和40%融资比例条件下,资金供给增量将在800亿元左右,仅占9月末流通A股市值的1.62%;如果考虑券商自有资金紧张和做多需求偏弱状况,以20%比例估计,新增资金额将为400亿元。也就是说,试点期间的资金供给增量仅相当于一只大盘股的融资额。
私募:暂不参与融资融券
另一大制约融资业务的负面因素是,在股市持续下跌的当下,谁还敢以保证金形式加仓买入股票?
联合证券投行部的负责人也认为,融资融券虽然对于券商来说一个利好,目前来说对这项业务肯定有需求,但需求不会太多。
“市场持续低迷,股民都亏了很多钱,有谁还愿意去借钱炒股?”私募经理吴国平说:“暂时不会尝试融资融券,因为现在市场走势很难判断。”
他认为,融资融券业务不是一件新的创新业务,在国外是非常正常的业务,只是中国股市制度的完善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多么震撼的事,更多的是为了以后股值期货的推出作准备。在目前股市动荡的环境推出,虽然一方面有利于交易资金的增量,吸引新的投资者进场,提高股市的活跃度;但另一方面融资融券的杠杆交易也放大了风险。
一位浸染股市多年的股民告诉记者,“在熊市的环境中,如果参与,我不仅要承担股市下行带来的风险,还要继续向券商缴纳利息,得不偿失”。他认为,愿意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主体是那些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