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的变化,围绕着新问世的《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系列邮品展开。虽然公布的只有邮票与型张两种样式,但发售方却变出了好几种销售方式,以致于市场上竟出现了至少四种以上的版式,这还不包括香港、澳门等小版以及三地邮折。众多邮人发问,一套新邮,四种版式,发行方到底玩的什么花招?有集邮者回答,这不明摆着是借“伟人”题材,想从邮人口袋里为自己谋些“福利”。
小版——谋“福利”的工具 小版发行至今,始终得到发行方政策的大力关照。发行方为何如此?其目的也只有一个——让自己的口袋鼓起来。先说说形式:明明是传统大版,却完全按小版形式设计,两套邮票,6.40元,相比型张,面值略高,规格略大,但发行量却不足型张的30%。如此决策,目的十分明显,就是吸引资金眼球;再说价格:发行首日并没有得到资金的额外关注,收盘勉勉强强在25元附近。相比前一款《雅典奥运》,甚至不及其期货价的40%。但从第二天起,资金快速向小版聚集,成交价也由此直奔40元关口。后虽回落,但下探至27元时,隐约“利好”又传,导致市场交易再度活跃,市价也重新上行至33元上方。这一上一下,明显有“主力”从中运作。而其作秀者不是别人,恰恰是发售方自己。说穿了,自拉自唱的一出好戏。
型张——无可奈何的没落贵族 发行方对《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前景的信心,通过型张980万枚的发行量即可明显感受。前期《孔雀》与《八仙过海》题材也十分诱人,但发行量只敢定位于930万枚。但《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型张问世当天,其市价就石破天惊跌入面值,最低时,甚至以3.80元(散)的低价成交500枚。发行方信心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型张市价走低的原因很多,但有一条可以肯定:真正的集邮者不会以面值预订,然后跳楼卖出。另一方面,也说明集邮者对市场的理性,越来越到了超常境界,决不会因发行方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单套票——看不懂的风景 当《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型张在市场的标价最低降至3.80元时,另一个奇特的现象也同时出现了,这就是单套票的成交价历史性地高出型张价格。单套票价格走高,原因有三:一,没有预订新邮但又放不下集邮的集邮者,无法通过常规邮政窗口得到新票,只好选择高价在市场购买;二,中国集邮总公司制作的插册(售价高于面值)中,型张跌破面值,无奈之下,只好从单套票中找到平衡;三,单套票是从小版上撕下来的,它的定价多少也参考了小版的价格因素。
准方连——霸王条款的新产物 所谓准方连,指的是上下撕去边纸的小版。好好的一款小版,预订4套就可以得到,发售方凭什么强行破版,让真正的集邮者只能取到这不伦不类的准方连?如果采取如此严厉的破版措施,能堵住市场上的小版货源,倒也罢了。但偏偏是,市场的小版不仅不见减少,反而越“破”越多。这就让参与者有了更多疑问,当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事实上市场对这种准方连也采取认可态度,目前其成交价在17元左右,正好是小版价格的一半。而这一半,也显现出了一个等级层次,集邮者与发售方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前者恰恰是后者的一半。
近两个月新邮越出越多,集邮者本身就招架不住,而其中的一款,又派生出如此丰富的新鲜花样,更让集邮者眼花缭乱。长此以往,市场后劲会越来越稀薄,前景也会越来越暗淡。于是众多邮人劝发行方,不要再煞费心思地变换招数为自己谋“小金库”了,如今的集邮者不是你想像得那么单纯、幼稚,会心甘情愿地掏尽自己的口袋,填鼓你的腰包。
中国商报 唐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