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是什么?答曰:支付邮政资费的凭证。随着集邮活动的产生,邮票派生出了商品属性。历史作证,邮资凭证是邮票的基本属性,集邮以邮政通信为母体。
邮票有很多很多种类。但查遍有关词书,却找不出“通信邮票”和“集邮邮票”之类别。“集邮邮票”是中国特色的中国邮政的一大发明。“集邮邮票”在“通信邮票”面前的“趾高气扬”和“专横跋扈”是中国邮政为一己利益全心策划导演和肆无忌惮支持怂恿的结果。这场“戏”还在继续,而且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通信邮票”的“没落”和“集邮邮票”的“兴盛”,其过程已演出了四幕,第五幕正在积极展开:
一、新邮预订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以及邮政窗口不供应纪特新邮,使“集邮邮票”正式诞生;二、滥发其他邮资票品和滥用“邮资已付”戳,使“集邮邮票”的地位得到巩固;三、出台类以(2002)6号文件(取消贴邮票方式表示资费纳付,改为现金),使“集邮邮票”更加“猖狂”;四、频频发行“量少”品种,使“集邮邮票”地位“更上一层楼”。但是“戏”远没有完结,第五幕已经拉开,而且进度很快,且看:《从雅典到北京》“版式一”16枚,“版封二”8枚;《华南虎》“版式一”12枚,“版式二”8枚;《邓小平诞生百年》仅发行8枚(两图连印)一种的小版式;《人大五十周年》“版式一”9枚,“版式二”6枚(两图连印);《绿绒蒿》“版式一”12枚、“版式二” 8枚(四图连印);《鸡血石印》只有一种8枚的小版式;《国旗国徽》“版式一”8枚,“叛式二”8枚(2图连印)…… “集邮邮票”的小版版式,现在快统一天下了,与“通信邮票”距离越来越远,跟邮政通信母体、跟邮票的邮资凭证功能的距离越来越远。“集邮邮票”的版式泛滥成灾,是邮政部门对传统的邮票发行宗旨和目的的背叛,是对传统集邮文化的背叛!
实践证明,祸从“集邮邮票”产生起。是“集邮邮票”害了集邮事业,同时害了邮政自已。一轮生肖《庚申猴》一版80枚,现在市价在13万元左右,这是为什么?因为《庚申猴》发行那年,没有“集邮邮票”和“通信邮票”之别,大量的使用消耗,使得存世量不断减少,同时含金量也就不断提高。今日发行的“集邮邮票”将永远使存世量与发行量基本相等,相差无几,谈何增值?
迫于社会舆论压力,“销毁”工作于6月25日启动,但市场反应平平。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销毁的只占该范围发行总量317亿的9.5%,是一些不好卖的滞销货,更在于它治标不治本。一方面在销毁,另一方面“集邮邮票”还在源源不断地出生,邮市里炒作“集邮邮票”依旧,“集邮邮票”暴涨暴跌依旧,同时,集邮终极消费没有好转依旧,集邮事业滑坡依旧。看来,恢复邮票的邮资凭证功能,邮政窗口敞开供应纪特新邮,并过期销毁,才是根本出路。可以预言,“集邮邮票”彻底没落之日,才是中国集邮真正复兴之时。
作者:谢元宏 来源:信息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