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临近,难耐高温的人们大都躲在家里不露面,进入了一年一度“歇夏期”的邮市显得有些空荡。但是,仔细观察近期市场的运行态势不难发现,今年“歇夏期”的邮市并不冷寂。在国家邮政宣布销毁封存的1992-2001年期间发行的三十多亿元邮票利好政策措施的刺激下,本来应该属于成交低迷时期的市场却呈现出了少有的强势,由于场外众多投资资金的不断加入,使得市场各个板块邮品的价格不断推高,出现了板块轮动、热点散发的特征。
但是,笔者注意到,进入八月上旬以来,市场在炎热酷暑的影响下,又进入了一定幅度的回调,但在这次回调过程中却呈现出以下两个少有的特征:一是“甲申年”版票、“十六届亚洲邮展”会员加字张、“足球A”小全张等领军品种的价格震荡回调的幅度进一步缩小;“东周青铜器“、“毛泽东同志诞生110周年”小版张弱市里呈现一度上攻的态势,虽然没有形成有效的突破,但是对2003年小版张板块和2004年新邮板块的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销毁30多亿元的库存邮票重大举措虽然没有使市场出现大幅的飙升行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二级市场上的编年票、张的流通量的确大幅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利好多多的邮市出现的短线回落走势,笔者提醒投资者应该把握市场总体趋势,克服急燥心理,坚定投资信心,“短调”不可怕,“低吸”迎金秋。
根据笔者愚见,引起市场短线出现回调走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尽管利好政策不断,但是仍然不能排除“歇夏期”对邮市的影响,因为在集藏领域,炎热的自然环境对邮品产生的种种有害因素限制了交易的方便与活跃,这点不用赘述。二是投资者对邮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等待、观望态度甚至信心不足,这一点对后市行情的影响极为重要。因此,投资者有必要对邮市行情发展的总趋势有个清楚的认识,才能树立投资信心。笔者通过分析认为,虽然我国的邮市现在还存在许多弊端,如:新邮发行体制不健全,发行渠道不畅,存在缺陷,各地方的邮政营业窗口在规定的发行期内买不到纪、特新邮票,但是在邮市上却有“成堆、成箱”的刚刚发行的纪、特新邮票被溢价或者打折销售的怪现象;还有邮政内部“违规”行为不断;狂炒新邮、过度投机的不正常行为等等。但是,从长远看,我国集邮市场将继续向好是不容置疑的。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1、国家邮政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邮票发行政策和发行体制上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以及对邮品发行和市场监管不力、“违规”不断对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加大力度进行发行体制和发行政策方面的重大改革(诸如适当压缩新邮发行数量和面值、销毁30亿元的1991-2001年发行的多余邮票、允许寄递包裹等业务使用邮票、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等)以求达到“标本兼治”。2、过度“炒新”的投机行为给市场带来的严重危害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认识,市场变得越来越成熟,大家都认识到“炒作”的行情难以持久,邮市正在由一个投机为主的市场向收藏型、投资型为主的市场“脱胎换骨”。3、从6月25日宣布的销毁三十亿邮票政策利好开始,邮市虽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行情,但是却出现了底部逐渐抬高、打折票张逐渐实现面值回归的可喜局面等。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目前的邮市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引起了短线回调、暂时止步不前的局面,但是,当市场度过八月份的“歇夏期”,一些不确定因素逐步明朗后,必将展开新一轮的上涨行情,迎来金秋的收获,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汤成光 来源:信息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