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朽木
邮市炒新,由来已久,于今之世,愈演愈烈。然则,炒新一族,究竟何人。姑且略作分析,以资医家研究,或者读者诸公消闲祛暑耳。
A,邮政,其属于新邮炒作始作俑者。有“规定”为证,其所谓“新邮发行期内不准高于或者低于面值交易”者可曾兑现一日?兹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某*院贴出告示,曰:“本院每每有新来*女,数量若干,然而,恳请嫖客们暂勿光顾”云云。大家尽可以想象鸨母“此地无银”的真实意图及其广告效应的。
B,邮政内部的实权人物是新邮炒作的最大支持者。所谓“政策”与“规章”皆由人来制定与掌握,邮政领域也概莫能外。炒新愈烈,新邮超出面值其间的差价越大,而这里面的差价大都为邮政实权人物所收入囊中或进入了小团体里的金库。所以,以“朕即天下”的体制所决定,暴炒新邮产生的利润中的绝大一部分即为邮政内部的实权人物所掠取,即非邮政整个企业,更非融入国资,而收归国有也。
C,与邮政贪官关系密切的邮商也是新邮炒作的拥护者。这类邮商作为邮政贪官的代替,能在新邮的热炒中稳获一杯羹。
D,一般短线投机者。他们是百分之百的“现实主义”者。不管什么东东,什么能赚钱,他们就炒什么。无奈,邮市牛短熊长,多年的熊市使长线投资损失惨重,在教训面前,他们只好选择短线投机新邮。短线投机新邮虽然风险巨大,但是有时也毕竟不乏机会。然而,一旦市场格局改变,由熊变牛,炒新未必如炒旧,但是,其惯性思维仍然在起作用的缘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仍然是一以惯之地热衷于炒新的。所以,无论牛市熊市,总有一部分投机者陷于炒新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即使到头来均属一场空,亦在所不辞耶。
E,普通集邮者是炒新的最大的最直接的受害者。新邮高开,要么他们在正常渠道拿不到票,要么他们只能“挨宰”到集邮市场花高价买票。其次,在岁末,当炒高的新邮变旧,价值缩水、市场弃之如蔽履的时候,他们才是最终的消费者。
如上所述,很明显,暴炒新邮,ABC均属于获利阶层,DE 是受盘剥的阶层。所以,炒新,ABC均属于坚定的支持者,E则深恶痛绝自不必说,只有D的成分复杂一些。他们中也有骂炒新的,也有为炒新叫好的,也有口头骂炒新行动仍然坚持炒新,也有一边为炒新摇旗呐喊一边真正死抱住炒新的观念不放的......等。
结论:灭掉“炒新”的恶习最简单不过,即按照国际惯例:新邮发行期内一律在邮政窗口敞开供应,不限制数量。然后,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待发行期结束,新邮一律销毁。然而,这样,上面所述ABC诸阶层的灰色利益必然荡然无遗。尤其,B阶层人物必然一千个一万个不答应,又因为他们是“政策”与“规章”的制定者,故,在目前时期,期望邮市炒新遭受实质性的打击与抑制的人,不是弱智便是似婴儿般的太天真。
来源:中国投资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