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看今朝窥视邮市发展脉络展望 秋山无尽
新中国的邮市初起于上世纪80年代,鼎盛于90年代,到1997年邮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邮市暴利神话起源就在1991年起,到1997年为最。以1980年的红猴为例子,区区8分钱竟在1997年达到2500元左右的价位,按照面值计算,区区8分钱竟创造了近3万倍的利润。如果你买一版6.4元,那么1997年版票价位已经达到25万元的天价;如果你买10版,64元,那么你就是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想想成为百万富翁就这么容易;那么如果你买一万元的猴版,那你就是近三个亿的身家,一个真正的亿万富翁。面对这样的产生富翁的市场,自然吸引许多投资者参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这个产生富翁的市场在1997年之后,经过反复震荡,下跌盘升,盘升再下跌,一直是无休止地处于下跌通道。如此市场走向演绎,使多少富翁成为穷光蛋,使多少昔日在邮市上呼风唤雨的大款、富翁成为街头的小商小贩。以我身边为例,在1997年市场上出现的许多万元户、百万富翁和一些千万富翁,占90%以上的都已经离开了这个让他们伤心的市场,甚至是逃离了昔日自己叱咤风云的邮市。很多人都把自已手中高价位买来的邮品卖掉。可以说到2003年年尾,众多邮品和1997年高潮时相比竟下跌了90%,众多在1997年能够在10元的邮品,现在不过区区1元钱,特别以明信片为最。甚至有些明信片连面值都不能保证,一时邮市凄惨备至,让在1997年邮市号称3000万的投资者也好,邮商也罢,还有集邮爱好者和邮迷也好,一时市散人空。1996年发行量在1600多万的上海浦东小型张,5元面值曾经卖到7000元的高价,想不到现在上海浦东竟降到目前的10元钱。素有浓缩精品之称的小本票也连连告退,当时任意一款生肖小本票都在百元以上,而现在几个低档生肖小本票竟下跌到15元左右,如此小的发行量,设计如此上乘的艺术品,信息含量特别高,可是同样不能摆脱在市场下跌的窘况。如此的市场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使很多资深邮评人士也大呼看不懂了。那些一直让人们逢低买盘的思维一时没有了市场,甚至要改写邮市上很多的投资术语了。逢低买盘,很多人信奉的逢低买盘在哪里,什么价位是底部,谁也不能说明白,谁也不能把握准确。底部买入,可是等不了多久底部又出现,又出现底部再买入,无休止地这样买下去,套住一次又一次,次次逢低买盘买来的都是套牢盘,层层的套牢盘牢牢地套死了邮民,套死看好邮市东山再起的邮迷们。许多投资者,许多集邮者,都损失惨重,都无法承受市场无情的打击,一次次忍痛割爱,一次次地低价卖出自己曾经高价买来的邮品。众多的投资者和参与者都转行,或者卖服装,或者卖磁卡,天天泡在市场挣个辛苦钱,挣个养命钱。
然而,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内在因素制约着,任何一个投资市场也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尽管邮市从1997年以后走入到2003年的最底部,可是大家是否明白一个道理,“潮涨潮落终有时。”投资市场水远是有其规律性的,上涨,涨至一定价位就会下跌,这就是涨久必跌,跌久必涨的规律。那么,也许人们会问,以前很多邮评人士不是说邮市有5年一大行情的规律性吗,那么为什么现在已经等了7年,大行情还没有来呢。下面就对这个规律进行剖析,笔者认为,这个规律的失衡,这个规律的破灭,是和中国整个大环境相联系的,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相连贯的。因为1997年以后的中国,部分市场在走下坡路,一些企业在经梦弈蔚谋咴涤蔚矗芏嘣谥泄苡忻钠笠稻褪窃?997年以后倒下,从此一倒不起。很多行业也同样进入经济低迷区域,1997年以后到2003年这个时间内是中国经济上涨缓慢的真空区。也许人们要问,那2001年的井喷行情怎么解释,这应该归结为新世纪的预演行情,这次行情的启动是没有根基的,是不负责任的一次行情,使众多的投资者深套其中,至今不能解套。2001年的井喷行情,我当时没有参与,因为我感到当时国家的经济还没有真正全面的复苏,中国当时的经济还没有走出真正意义上的底部,市场缺少足够的人气,更多的是缺少资金面,这样一个市场怎么可以长久,我想大家不言自明吧。所以,我当时就没有看好2001年的行情,之后行情在人们希望当中夭折,让人们再次陷入邮市新世纪的泥沼里,让众多投资者失去信心。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个潜在的原因,那就是许多人的心理极为脆弱,很多人还没有从1997年邮市大溃退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说当时是一个群众参与不积极的市场,甚至是很多人都极为害怕这个市场给自己带来新的伤害和损失。
“经济复苏国运盛,政策引导邮市兴。”笔者通过对昔日邮市的分析得知,2004年的市场为什么苏醒了,2004年的邮市为什么火了,而且是从年初的行情到年尾的行情,是从春天贯穿到冬天,在这期间,邮市每次行情的起伏都给参与投资者带来惊喜,让大家看到了邮市的希望。那么,2004年邮市真正启动的原因应该是大环境造成的,是国家经济宏观向好,是经济面全面振兴所造成的欣喜的局面。国家政策面不失时机地也为邮市推波助澜,为邮市的繁荣发展注入镇静剂,让邮市真正的火起来,真正还利于邮民,还利于参与市场运作的朋友们。俗话说的好,“乱世饥荒,盛世收藏。”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在我们就是面对一个盛世的时代,是国家经济全面振兴向上的时代。特别是2000年到2008年间,我国整体经济运作将是快速增长的年代,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集邮这个中国五大收藏之一,这个最能吸引人气和最具魅力的市场,也必将吸引资金进入。
在我们迎来新世纪开端的2001年,邮市出现过火爆行情,但是2001年的行情是缺少理智的行情,对邮市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井喷行情如昙花一现而夭折。众多的投资者被套牢,很多参与者都损失惨重。所以,在新世纪的邮市还没有真正出现邮市最为魅力的时间,那种1991年、1997年贯穿长期的,时间跨度长久的火爆局面没有形成。所以,我对于2005的行情走势这样看待,我认为在国家政策面和经济面已经向好的2005年,邮市肯定是向好的。2005年应该是邮市启动的过渡年,这个年份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邮市是关键的一年。其实,通过详细分析,我们参与者大可不必杞人忧天,为什么这样自信,那是因为政策继续做多,利好将会不断出现,资金面更加充实和富足。这样一个市场也必将为我们带来惊喜,也必将为我们带来邮市新世纪的大繁荣、大火爆。如此才能振兴邮市,才能吸引人气,与国与民才会百利而无一害。2005的邮票发行还是继续推行2004年的发行政策,发行量还是维持在一定的量比,结合市场走向的真实性而发行的。2005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份,是一个继2004年邮市复苏以后的良性开端的年份,我们广大参与者都应该借助政策的东风,借助目前市场的人气,借助国家经济全面上升这个最大势头,把我们关心的邮市做好、做强,做的让参与者感到满意,让参与者感到心情偷悦。
大势确立,2005年谁也不能阻挡邮市继续向好,谁也不能阻挡邮票投资在新世纪最大利润回报的脚步,我们只有更好把握2005年,才能做好2006年、2007年,甚至到2008年奥运会的盛世。理性把握,全力参与,真正把邮市推向新的起点,为邮市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江南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