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托邮市的一剂“良方” 海 铭
大江南收藏
11月28日,北京万家马甸邮市成功举办了首届邮品拍卖会,成交率超过75%。虽然付拍的绝大部分邮品并不是什么珍罕品种,成交总金额也离大型拍卖会相去甚远,可是较高的成交率告诉我们,邮市小拍不失为烘托邮市氛围、吸引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回到邮市的一剂“良方”。
一、小拍可为邮市增添一定的文化气息
在形成邮市长期低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条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现在的邮市演变为了纯粹的投资市场,甚而弥漫着浓重的投机氛围,而邮市与诸多投资市场根本性的区别暨邮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文化气息却越来越稀薄。而没有了文化气息,就等于丧失了集邮爱好者这一庞大的群众基础,丧失了群众基础的邮市,也就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这些年大家一直在悲叹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这其中既有发行政策不对路的原因,也有我们没有注重培育和保护邮市文化气息的缘故。邮市小拍虽然规模、影响都比较有限,但却是市场与集邮爱好者、投资者互动的一次机会,是让邮品与需求面对面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小拍中的许多邮品往往是目前邮市投资中被忽略的、却有着一定邮政意义和邮政文化气息的品种,邮市小拍的举办,事实上使许多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有了与许多平时在邮市中无缘相见的邮品“亲密接触”的机会,使得集邮文化与邮市有了一定程度的联系,邮市小拍的经常举办,既可以将许多久疏邮市的人士再次吸引到邮市来,为邮市环境增添一定的人气,又可以使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通过小拍重新审视邮市的地位与意义,以及邮品的集藏与投资价值,吸引他们更加关注邮市,通过强化文化气息、传播集邮文化来培育邮市的群众基础。
二、小拍可以为邮市制造一定的热闹气氛
现在进邮市的人远远少于以往,参与投资的也就可想而知,长此以往,邮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会急剧下降,这对邮市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能吸引大家的眼球、提升市场的影响力、把大家都吸引到邮市来?除了必要的邮市各方面的建设、邮品价值的不断提升外,热闹的人气与市场氛围也是应该予以考虑的,所谓的“热点效应”就是如此,只有关注的人多了才能形成热点,而热点形成后反过来又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如果邮市能够在双休日举办一些相对固定的小型拍卖会,既能加强市场内部分邮品的流通,促进邮品的充分流转,又能吸引一定的人员较为稳定地参与邮市小拍,为邮市营造较为热闹的气氛,显示出邮市应有的人气环境,让大家通过小拍这一扇“窗口”更加熟悉邮市、了解邮市、掌握邮品的价值和投资规律,久而久之,形成邮市里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这种热点效应便会散播开来,吸引更多的人来邮市,同时也有助于邮市本身品牌效应的不断扩大,一举两得。
三、小拍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拍卖虽小,但却是反映邮品收藏和投资价值的一个管道,由于小拍中付拍的都是一些比较贴近收藏者和投资者的邮品,因此更能反映市场的实际需求、邮品的真实价值,相对于大型拍卖会中那些珍品、孤品而言,小拍更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参考,由于小拍本身就设在邮市之中,因此拍品的成交价格既能得到市场的检验,又能使大家对邮品的市场需求、价值定位等因素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与掌握,有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每年都有大型的邮品拍卖会或专场,但因为曲高和寡,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鼓舞大家的信心外,与绝大部分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基本上是脱节的,对邮市的现实促进作用也不太明显。而如果邮市小拍能够成为固定“节目”、成为邮市又一个“亮点”的话,那么其贴近大众的特点将有助于进一步烘托邮市的氛围、增强邮市的吸引力,对促进邮市的复苏乃至发展应该会起到有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