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卖导报2004年11月11日报道) 现在,邮市上炒得最热的当数国家邮政局特为2004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发行的《国旗国徽》不干胶邮票小版张。短短一个星期左右,该小版张就由最高时的120多元下挫至70元左右。许多邮人质疑,不干胶小版张究竟还能炒几天?
不干胶《国旗国徽》邮票小版张发行量50万套,其销售方式与往常不同,不卖单版,而是全部装入折子。折内含不干胶邮票小版张一套,个性化邮票两版,一套有齿《国旗国徽》邮票。该邮折售价50元,溢价20多元。由于量少,还要凭门票供应,一些不干胶小版邮票流散到参观博览会的观众手中。炒新者看到发财机会,因而从博览会开展前就开始了期货炒作,其期货价定在了80元至85元。10月28日,门券被炒到70元一张。下午,马甸邮市出现的少量折子因炒局暂未形成,120元卖不动。从29日开始,货源渐多,炒局形成,一度热炒的《清明上河图》版票被不干胶邮票小版张取代。每天都有几百人在炒区来来往往,叫卖着不干胶邮折。因博览会结束,大量货源涌出,到11月6日,不干胶邮折最低价曾到71元。外地邮人在马甸买折子带回到当地邮市,价格一般都在96元至121元。但是,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地邮市上,不干胶邮折都很少见,炒作不干胶邮票小版张的基本上只有北京邮市。地域的局限决定其炒作必然短命。
这次博览会的不干胶邮票小版张的炒作,使人们联想起1995年8月博览会发行的56.7万枚、售价3.5元的桂花无齿小全张。该小全张曾被高炒至1000元,现已跌落至190元。2003年11月,四川绵阳国际邮展发行的10万枚的“叠影印张”,曾被炒高至300元,现已跌落至90元。除了庄家,所有参与炒作者无不套牢。有邮人断定,这次发行的不宜长期保存的不干胶邮票小版张将会让炒作者损失更加惨重。
我国邮市的炒新恶习,从1991年一直延续至今,每次都是官商勾结,采取高价期货、发行日再拉高出货,套牢一批跟风者,丢掉上一个,接炒下一个新品种,结果导致市场资金越来越少,部分新邮照样打折。2004年最具代表性的是邓小平百年邮票,其小版张被炒高5倍,而同时发行的小型张却打折,6元面值市场只卖4元。炒新的产生与邮政的发行方式有关,那些量少的品种容易被少数人控制资源,再加上有关方面监管不力,致使炒新愈演愈烈。万国邮联多次重申反对量少邮品,广大集邮者也一再呼吁制止炒新,可是市场上炒新依旧,不知道管理层一而再再而三发行此类量少有害邮品究竟用意何在? |